[教学要求] 1.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浏览” 马观花”造句。 2.认识读书的重要,了解读书基本方法,学会精读和泛读,努 力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所讲的几点意思。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还记得吗? (《“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能使你事 半功倍。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来读一篇新课文——《精 读和泛读》。(板书课题)什么是精读?什么是泛读?一边读,一边 做记号。 二、初读指导 1.朗读课文,画出5个生字,要做到会读会写。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浏览 浩如烟海 精读 梗概 走马观花 泛读 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提示:“梗”要读准后鼻音,“浏”的声母是边音。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浏览:大略地看。 梗概:大略的内容。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说说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1)要积累知识,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精读。 (2)要学会泛读。 (3)泛读可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书刊,同时又是精读的基 础。 (4)泛读的一般方法、方式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5)精读和泛读结合,就能获得最佳读书效果。 5.讨论:全文可分几段?各段讲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说明读书的重要和“精读”的方法。 第二段(第2~7自然段):介绍“泛读”的常识和方法。 第三段(第8自然段):说明只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就能取 得最佳读书效果。 四、指导书写 观察田字格中生字,逐个临写,提示: 浏:左中右三部分。 籍:笔画较多,左下“耒”字旁的第一笔是横。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什么是精读?朗读第一段,用横线画出。 出示: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 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 彻理解。这就是精读。 平时我们学课文,就是这样读的。 ①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要在下面加圆点呢?也就是说哪些是关键词语? 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确定。 (认真、反复、逐字逐句、深入钻研、透彻理解) ②朗读这两句话,注意关键词语。 (2)齐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1) 什么是泛读?(大略地读) (2)既然精读这么重要,为什么还需要具有泛读能力呢? (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自己的理解。 引导学生注意:“不可能……更不可能……为了……又必 须……因此……”,课文用这些词语巧妙地起承转合,将要表达的 意思论说得清楚明白。课文后面的叙述中还有类似的用法,大家 要注意学习。 3.泛读有什么作用?读第3自然段,画一画关键词语。 交流:“通过泛读,可以……从而……获得……” 朗读第3自然段。 (4)怎样进行泛读?默读第5自然段。 四人小组讨论:面对一大堆读物,如何泛读? 对一本读物来说,如何泛读? 交流:说说自己的理解。 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泛读的方法。 (5)泛读通常采用什么方式?要注意什么?(读第6、7自然 段) 讨论交流。 3.学习第三段。 引读,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最 佳的读书效果。 三、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中,你还在什么地方做了记号? (精彩词画图,如浩如烟海、走马观花) (有疑问处画问号) 2.小结:这篇课文侧重介绍了泛读,泛读的意义、方法、方 式、注意点等几方面的内容。 四、作业指导 1.课后作业5:同学们,今天语文课外活动时先泛读从图书馆借阅的书,然后交流。交流时先介绍所采用的泛读方法,再说说书的大概内容。 2.课后作业3:“浏览”是什么意思?(大略地看)可用在看 书,看市容等。 指名造句。 “走马观花”是什么意思?可用在观察事物,如参观工厂 览等。 指名造句。
精彩片断 师:平时我们学课文,是怎样读的呢? 生:老师,您总是要求我们先读几遍,读正确,读流利,遇到生 字生词还要多读几遍。 生:我补充,不光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懂,读好,每篇课 文都要读十几遍。不,几十遍。(众笑) 师:对,总之要求大家认真读,反复读。 生:还要求对重要的地方反复推敲、理解,然后感情朗读 生:老师,我知道了,这就是精读。《煮书”》就是教我们这样 读的。 师:你真会动脑筋!我们所读的课文,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 所以需要精读。那么,是不是每篇文章每本书都要去精读呢?如 不能精读,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学了今天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我们就会清楚了。 (王丽华) [评点] 通过讨论平时怎样读课文,导入新授,既有助于 理解精读,又激发了学生探究什么是泛读和怎样泛读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