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第二课时 广东省汕头市新乡小学 卓细弟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课文中的句子,特别是比喻句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学习重难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学习策略 1、引导学习采用“读、想、评”的方法了解水池的特点; 2、让学生通过揣摩词句的方法了解池水的神奇; 3、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协作学习的方法弄清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4、教会学生采用反刍学习方法领悟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 学习用具 教学课件、有关五彩池的VCD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 [播放有关九寨沟风光的VCD] 邀请学生上台板书课题:五彩池 1、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1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质疑:课前,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请大家把课本翻到67页,再快速浏览课文,想想,通过预习,你自己读懂了什么,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汇报,先说说读懂了什么,再说有什么的不懂问题。——相机板演] 3、梳理学习预习所得及不懂之处。 4、过渡: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家读懂的内容和不懂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2、3、4自然段。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几个自然段,看通过进一步学习,同学们对预习中读懂的内容有什么新的理解,不懂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解决。我们首先看第2自然段。(出示第2自然段) 5、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自读第2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介绍了水池哪些特点?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出示思考) 1)点拨: ①从“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地毯上的宝石。”体会五彩池的美。(通过比较句子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②从“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无数” 等词语体会五彩池数量众多。[随机补充:藏龙山有大大小小的五彩池4000个。] ③从“大的……”“小的……”,体会水池大小、深浅不一。 ④从四个“有像”,体会五彩池形状各异。 2)拓展思维:这里的水池只有文中所讲的四种形状吗? [你怎么知道的?这里的省略号说明什么?那你说说水池还会有像什么的?—引导大胆想象] 6、引导朗读,体会特点。 1)同学们,水池千姿百态,可能还有我们想也想不到的呢!大家见过这么多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千姿百态的水池吗?除了读出水池多、美,还能体会出什么呢?(神奇)
2)播放录音:老师带领大家去看看那些美丽神奇的水池,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3)播放录象:同学们想象到了吗?那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五彩地啊? 4)朗读训练:刚才看录像时,我发现同学们都被五彩池深深吸引住了,那大家能不能把这美丽神奇的景象读出来呀?谁愿意读啊? (指名读或自由读——“你觉得怎么读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就怎么读,放开声音自己读。”——齐读) 5)师生评议。 7、小结:这一段作者抓住水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具体描写,条理很清楚,那么我们在练习背诵时就可以抓住这条线索来背,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过渡:同学们,预习时大家自己就读出了水池的形状多,通过刚才反复认真地读书,我们又体会出水池的美丽、神奇,这就是大家新的理解,新的感受。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大家还会有什么新的理解。请同学们看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9、池水的颜色怎么样呢?自己再读读第3自然段,看你会有什么感受? [从第二句领悟池水的变化多端;从“却、可是”及第三句领悟池水的神奇。] 10、这一段应该怎样读才能把池水的美丽、神奇读出来呢?自己试着读读。谁愿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1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这样一段话(出示少“更”字的第3自然段投影)你们看,这段话和书上的那段话哪个地方不一样? (出示原文)自己再读读这句话,想一想,没有这个“更”字行不行?为什么? 12、引导学生质疑:学到这,你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 13、出示探究的问题,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形成池水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出示讨论研究) 14、学生讨论研究,教师巡视。 15、学生自主发、补充,教师归纳。(邀请一位同学当导游向游客们讲解。) 16、小结:欣赏了五彩池美丽、神奇的景色,又听了导游员的介绍,我们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那到底这神奇的五彩池在什么地方? 17、引导齐读第一段,了解五彩池的位置。 18、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现实中的五彩池要比神话故事中的瑶池更美丽、更神奇!所以面对这人间的仙境,作者发出了由衷地赞叹,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19、总领全文,谈体会。 作者小时侯听奶奶讲故事,了解了五彩的瑶池,就开始向往那儿了。作者经过实地参观,见到的五彩池比想象中的更美丽、更神奇,感慨很深。我想不仅作者。连老师也迷上了五彩池,相信大家也喜欢上了五彩池,此时心中肯定有许多话要说吧,想想你最想说什么话?]——(灵活运用) 20、回应开头,检查学习任务的落实情况。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预习时读懂的内容又有了新的理解,还解决了这些不懂的问题(用红笔在已解决的问题上打V),大家学习得不错。老师向大家推荐《中国名胜经典》这本书(或上www.9zhaigou.com网)。课下,同学们看一看,我想你自己就能弄清其中的奥妙,同时,也会对五彩池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