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作者:老百晓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36:08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授课目标:1、学习第一、二段,能用一两句话简明地说说段落大意。 2、理解有关语句的意思。 3、初步懂得为维护群众的利益,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1、简明、正确地说出段落大意。 2、理解毛主席说理的三句话,知道为什么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内涵,概括主席的三个观点,从而达到明理。 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片,一些红枣等。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直奔中心,产生疑问。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落地的红枣能不能吃?(不能吃)为什么要加上一个“也”字呢? {填空练习: ,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齐题。 2、面对这个题目,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 3、好。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为什么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秋天陕北的枣子长得怎样。 二、进行鉴赏,注重词语积累。 1、课文中哪自然段描写了大红枣。找出来自己读一读、画一画、记一记。 2、分组讨论一下: 这一自然段哪些词语描写大红枣长得多而且熟透了?[板书:熟] 3、熟透的大红枣被风吹落下来,你看到了会有什么想法呢?[板书:落] 三、以读代讲,带入情景,落实教学目标 1、一个小战士看到了,他又是怎样做、怎样说的呢? [板书:捡 吃] 2、能不能吃呢?为什么不能吃呢?[板书:吃枣] 我一起来看看毛主席是怎样教育小战士们的? 3、下面大家就带着这个问题去自由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至第八自然段。注意毛主席和战士们说话的语气。 4、分角色朗读: ⑴、分组讨论应怎样去读? ⑵、男生读毛主席的话,女生读两个小战士的话,老师还是读陈述的话。 ⑶、指名三个同学分别读毛主席、两个小战士的话,其他同学都读陈述的话。 ⑷、指名三个同学上台来分角色表演: 准备好一些红枣。请一个同学先拿起红枣在吃,另一个演毛主席的同学就要说书中毛主席的话,吃红枣的同学也要说小战士的话。 5、为什么不能吃? (吃红枣是违反纪律的。)[板书:违反纪律] 违反什么纪律,谁知道?(不能群众的一针一线。) 6、可红枣是在地上捡的,可不是从树上摘的,为什么也不能吃? {选择题: 毛主席风趣地说:“你说,地上的枣子是从哪里来的?枣子熟了,当然要往地下掉,它总不会往天上飞呀。” 毛主席说的这句话是说( ) A、枣子是从树上掉下来的。 B、枣子是老百姓的财物。} (不管是树上的、还是地上的红枣都是老乡的。) ⑶、枣子掉在地上,踩坏了多可惜,还不如吃了好。 (应该把枣子拾起,放到树下。) 4、毛主席在对小战士们说话时是怎样说的呢?划出词语来读一读。 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5、齐读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四、概括段间,明确中心。 1、复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2、怎样来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教学板书: 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 起因: 熟 落——————→捡 吃 吃 枣————→违反纪律 经过: 说 枣————→从哪里来 捡 枣————→放到树下 结果: 明 理——————→边走边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