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峨眉道上 |
作者:十八小 李…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34:42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峨眉道上 任课教师:十八小 李丽华 教学内容:课文2——8自然段 教学要求: 学习通过理解重点词“了不起”、“愧疚”等,读懂句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继续进行边读边想的训练。 学习峨眉道上铺路人不畏艰辛,默默奉献的无私精神。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峨眉山的铺路人是怎样铺路的;认识到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教具准备:录音机、幻灯、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揭示教学目标: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了解了山路的陡、窄、长,那么作者在登山途中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来学习以下的课文内容。(出示教学目标) 讲读二——六自然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画出(1)我在登山的途中看到了什么?(用“——”线)(2)听到了什么?(用“ ”线) 我在登山途中看到了十几个背竹箩的人,这些人用竹箩背着大石板登天梯,学生回答后,引导看图,加深课文理解。 我有什么感想呢?释了不起,为什么我会觉得他们了不起呢?(一个人不背东西走在山路上也相当吃力,何况他们还要背石上山)指导朗读读出赞叹的语气。 听到了他们告诉“我”是在十多里外开山取石,凿成石板,背上山 去重铺冲毁的路。铺路的石板要从十多里外开山取石,凿成一块块两尺见方的石板,这要出多少力,流多少汗,从这里可以看出铺路人的工作怎样?(艰辛)铺路人怎样?(了不起)作者由此而产生感想是哪一句话?齐读“他们是给峨眉山铺路的人啊!”这句话。 指导学生怀着敬佩之情朗读。 讲读七、八自然段。 铺路人使作者深受感动,他又想到了什么?听七、八自然段配乐录音,边听边想:作者称赞铺路人是什么?(真正的无名英雄) 讲读第七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呢?作者分三层意思来讲清楚。(示分层提示) 按提示用“|”把这段分三层。 第一层: (1)默读,找出有几句话?出示幻灯片。 (2)第一句指名读,边听边想;这句是什么意思?从“二百 多”这个数字说明了什么?(路长) (3)指名读3句问句中的前两句,边听边想;这两句话是什 么意思?(铺路的石板多得数不清)所以作者用问句 的形式叙述。 (4)指名读第3句问句,边听边想,这是什么句?(反问句)指 名把这句话改成肯定句。 (5)为什么铺路人要这样背石上山呢?指名读第5句,(山路这 样狭窄,不能用机械,只有靠人工。)释只有(唯一)从这 里再次看出铺路人的工作怎样?(艰辛)再次说明他们 了不起。这5句都是作者想到的,我们可以归纳为两个 方面,齐读5句话,边读边想,出幻灯填空: ①游览路线 ,需用 。 ②铺路只能 ,铺路人 。 (6)指导朗读,注意读出疑问句,肯定句的不同语气。 第二层: 想到这里,我感到愧疚,愧疚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感到愧 疚?指名读第二层,边读边想。(惭愧。我走在别人铺的路上 还嫌吃力,而铺路的人,长年累月背石上山,吃了不少苦, 流了不少汗,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用幻灯出示第二层课文 内容,指名读,学生看幻灯练说,指名说。(2)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释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说明什么?(时间长) 长时间的默默付出是为了别人的方便,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默默奉献)(3)指导朗读,读出对铺路人的赞美之情。 第三层: (1)自由朗读,读后完成选择(示小黑板) 牺牲 ①为国捐躯。 ②默默奉献,不怕艰辛。 (2)指名有感情朗读,注意(辛劳,牺牲,阶梯,路,欢 乐。)读重音。 讲读第八自然段。 齐读。指名回答,为什么说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因为 峨眉山路长,陡,狭窄,铺路人开山,取石,凿成石板,一块 块背上山非常艰苦,他们铺成山路,为游人提供了方便,带来 了欢乐,但并没有留下铺路人的名字。) 配乐有感情齐读七、八自然段。 总结全文,渗透思想教育。 同学们,作者看到了峨眉道的狭窄、陡峭,了解了铺路的艰辛,赞叹铺路人的了不起,称赞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我们有许多同学游览过名山胜景,可能当时没有作者这样的感觉,可是学习了课文,下次旅游,看到此情此景,敬佩之情一定会油然而生。 指导背诵:1、出示层意指导。 2、分段分层背诵。1——3组分别背第七自然 段中的1——3层。第4小组背第八自然段。 6、峨眉道上 板: 路:像天梯、竖。 听见 铺路人:背石板、登天梯。 所闻:取石 凿板 背上山 铺路 了不起、愧疚。 所想: 真正的无名英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