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蛇与庄稼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30:12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 3.初步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事物的联系的。 (二)能力训练点 1.运用“甚至、掌握、除了……还有……”造句。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同时能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三)德育渗透点 懂得只有了解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其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得好些。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分析、讨论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通过分析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懂得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平时要注意掌握他们的规律,争取把事情办得更好。 (三)解决办法 结合文中所举的具体事例,师生共同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常见的现象,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加深对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生字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结合导读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在书上做上记号。 (三)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 (四)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分析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与复杂联系。 五、教具准备 幻灯、幻灯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将“导读”读一遍。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3.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呻”是翘舌音,“糟”是平舌音,“痰”、“呻”、“吟”都是前鼻音。 (二)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在我们的印象里,它们之间似乎没有多大联系,而文章的作者却用一个“与”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蛇与庄稼》一课。 (三)通读课文 1.思考;想每个自然段讲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2.讨论交流: (1)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哪些内容: 第一自然段:蛇与庄稼的关系。 第二自然段:猫和苜蓿的关系。 第三自然段:联系有简单也有复杂。 (2)学生提出问题(暂时不讨论和解答,可以让大家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书上做上记号,以便在进一步学习时重点考虑。) 教师归纳:同学们可能主要是围绕下面两个问题提出的,出示幻灯片。 ①为什么田里有蛇,庄稼就有了好收成? ②为什么看哪个村子的猫多还是少,就可以知道那里的苜蓿长得怎么样?猫和苜蓿有什么关系? (四)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思考:这段讲了什么,为什么田里有蛇、庄稼就有了好收成,蛇与庄稼有什么关系? 2.同桌讨论交流。 3.集体讨论。 (1)田鼠糟蹋庄稼,蛇吃掉田鼠,蛇保护了庄稼,蛇是怎样保护庄稼的? (2)是不是洪水过后老农们立刻就想到蛇能保护庄稼,结合书中内容说。 (3)指导理解重点词句: 海啸:由海底地震或风暴造成的、海水剧烈的波动。 “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是什么意思?(调,调和;顺,适合需要。“风调雨顺”,形容风雨及时适量,对农作物生长很有利。“不见起色”,就是不见好转,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庄稼也没有好收成,这说明庄稼歉收的原因很奇怪。) “老农把秘密说破了”你怎样理解?(“破”,这里是揭穿的意思。“把秘密说破了”,就是把放了蛇后庄稼就获得了好收成的原因说明白了。) (4)用自己的话说说蛇和庄稼的关系。 随手板书: 4.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学习第二段 1.提出自学要求:这段讲的是谁与谁的关系? 2.同桌讨论问题。 3.集体交流。 (1)猫和苜蓿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猫养得多苜蓿就长得好? (2)谁能把猫、苜蓿、土蜂、田鼠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图表示出来? 随手板书: 4.练习朗读第二段 (六)读课文 把第一、二两段连起来读一读,再连起来说说两段的意思。 (七)练习书写这两段中的生字 1.请两名学生上黑板照着书写“糟”“蹋”“肆”,其它同学注意看他们写得对不对,写得好不好,然后适当评议。 2.将这两段中的生字每个抄写两遍。 (八)布置作业 1.预习课文第三段 2.准备听写第一、二段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蛇 庄稼 丰收 田鼠 糟蹋 放肆 2.指名读第一、二段,再请学生说说这两段的主要意思。 3.理解“因此猫多少,竟和苜蓿收获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从“竟”这个字体会到了什么?(“竟”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猫和苜蓿有密切的关系真是没有想到的。) 4.猫和苜蓿本来没有什么联系,因为有了田鼠和土蜂它们的关系便密切起来,世界上的好多事物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默读第三自然段。看一看哪些事物有联系? (二)学习第三段 1.提出自学要求:第三段讲了哪几个意思,可以分成几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讨论交流 (1)你认为这段讲了哪几个意思,可以分为几层?(让学生各抒己见都要说出道理) (2)课文中举的例子哪些是简单联系?为什么说这些是简单联系?(结合理解“显而易见”)你还能举出些简单联系的例子吗? (3)这一段中是用什么例子来说明事物的复杂联系的,为什么说这是复杂联系?结合理解“甚至”的词义。(教师说明:在解放前肺结核没有特效药,被称为是不治之症,所以课文中说“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甚至”表示后面的意思比前面的进了一层。) (4)前面讲的蛇与庄稼,猫和苜蓿的关系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为什么? (5)你还能举出些复杂联系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指导分析加深理解) 4.练习朗读第三段。 (三)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1.课文的哪些句子是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最后两句话) 结合句子理解以下几个词语的意思。 “非常复杂”你怎样理解?“研究他们”研究什么呢? “掌握他们的规律”掌握什么规律? “咱们的意愿”“咱们”指的是谁?“意愿”是指什么? 2.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结合书中的例子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阐明道理。) 3.前面的内容与最后的两句话有什么联系?(前面的内容具体说明了后面道理。前面举的许多例子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老农把蛇放在田里,庄稼就获得好收成,这个例子说明,掌握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就能想出办法,把事情做好。) (四)朗读全文 (五)学写第三段中的生字词 (六)练习用“甚至”“除了……还有”造句 1.口头练习造句,教师酌情情评议指导。 2.在练习本上练习造句。 (七)布置作业 1.完成造句练习。 2.预习下一课《跳水》。 (1)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结合导读和课后思考题,练习分段。 (3)思考水平、猴子、孩子及船长之间的联系。 七、板书设计 11 蛇与庄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