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中的五环节设计 |
教师行为 |
学生行为 |
一、 导引目标 1、师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要求同学们听后抒发感想。 2、板书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
激发兴趣 1、 聆听歌曲,品味歌词,抒发感受。 2、朗读课题,说出自己的了解。 |
二、创设条件 1、速读课文,要求: 强化效率感,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短时间内掌握主要内容。 2、精读。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借助工具书解决,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及进一步解决问题。 |
自主参与 1、集中注意力,不回读,抓主要内容。 2、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扫清本课的学习障碍。 |
三、组织研究 1、 组织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思考:火攻的计策是谁提出来的?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一计策? 3、进一步追问:曹操为什么要把船连在一起呢? |
体验发现 1、接受摸底测试,自检自己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找出相应的段落,读读画画重点词句。 3、找到第二自然段,画出重点内容,体会写法上的简练得当。 |
四、引导创新 1、引导讨论:曹军坐不惯船,为什么又非“渡过大江”不可呢? 2、提问: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 3、阅读思考:“为攻分哪几步进行的?”理解火攻实施过程中哪些要素是不可缺少的,这些要素哪个先,哪个后。 4、引导学生根据“写信骗曹操,借风赴曹营,点火烧曹军”的顺序复述火攻的具体步骤。 |
应用实践 1、小组讨论。 2、明确课文前三个自然段的写作顺序。 3、讨论明确火攻的步骤。 4、复述整个课文,明确中心,积累语言。 |
五、反思小结 1、游览全文,对照板书,从整体上明确写作顺序。 2、 背诵喜欢的段落。 3、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
巩固提高 1、明确写作顺序。 2、练习背诵喜欢的段落。 3、积累语言。 |
六、研究性作业:读三国故事,召开故事会,讲三国故事,评出“故事大王”。 |
 |
课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