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沙漠中的绿洲 |
作者:许习白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17:32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6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愫。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从电影、电视中一定看到过沙漠,谁能描绘一下沙漠上的景象? 2、沙漠沙尘漫天,寸草不生,环境多么恶劣啊!但人类不仅在沙漠中生存下来,而且还改造自然,在沙漠中建起了一座座绿洲。 板书课题:沙漠中的绿洲 3、谁知道“绿洲”本来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大家认真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⑴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意,不懂的做上记号。 ⑵读通课文,弄清课文中的“绿洲”在哪儿?指什么地方? 2、检查初读情况。 ⑴检查读音,重点检查“霎”、“劣”、“箱”、“侍”。 ⑵检查字形。 侍( ) 漂( ) 待( ) 飘( ) ⑶回答问题:文中的绿洲在哪儿?指的是什么地方?(简介阿联酋的情况) ⑷质疑问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细读课文,思考每一小节所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展开讨论,弄清每小节的主要内容。 3、哪些小节可以合并为一段,为什么? 4、讨论全文的分段,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段意。 四、指导书写,完成作业。 1、指导书写。 “罗、套、劣、宜”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长。 “价、浇、漂、侍”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宽。 “良、咸”要居中写。 2、布置作业。 ⑴完成描红作业。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⑶组词。 浇( )漂( )侍( )宜( )劣( ) 烧( )飘( )待( )宣( )列( ) 第二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沙漠中的绿洲》这篇课文,那么沙漠中的绿洲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看书上的插图,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一下。 2、文中有没有描写沙漠绿洲的内容?如果有,请找出来读一读。 3、指名读二小节,读后评议:读得好不好?为什么? 4、这样的绿洲在阿联酋的沙漠中多吗?你从哪儿知道的?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结合课文理解“星罗棋布”。 二、对比体会,理解主题。 1、这些地方原先是什么样子呢?请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理解“不毛之地”。 2、由“不毛之地”变成“绿洲”需要付出哪些劳动,花费多大的代价呢?请大家仔细读这一小节其余的内容,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3、指名读自己划出的句子,并说出这样划的原因。 ⑴结合学生发言理解“适宜”、“纵横交错”等词。重点请学生说一说对“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这一句的理解。 ⑵用“适宜”、“纵横交错”、“有了……才……”练习说话。 4、怎样才能读好这一小节呢,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5、学生练习朗读。 6、指名读,然后评议。 三、扣住词眼,突出主题。 1、花大气力、大代价建设了沙漠绿洲之后,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对待这些花草树木的呢? 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2、“侍弄”是什么意思?阿联酋人是怎样侍弄花草树木的?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们把花草树木当作了孩子?请大家读4—6小节,找出答案。 3、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几个小节?为什么? 4、学生练读后指名朗读并作评议。 5、出示“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⑴这一句的意思与上文哪一句差不多? ⑵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将处在一个怎样的生存环境中呢? ⑶小组间讨论后指名发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