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师生情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7:57:40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和蔼、尊敬、肯定、顺从”等词语。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理解词句和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2.会用“首先……然后……最后……”写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养成尊敬老师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理解三位女同学对老师的一片深情,爱到尊敬师长的教育。 2.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解决办法 1.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借助字典、动作、演示等理解词句,从而理解师生之情。 2.通过看图、学文,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三、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三)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 (四)表演课本剧,理解师生之间的一片深情。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五、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写有重点词句的幻灯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从大家步入校门的第一天起,老师就由陌生变得熟悉、亲切,提起老师,昨日的关怀、今天的鼓励,便会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为此,我们由衷地深爱着我们可敬的老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体味这浓浓的师生之情。 (板书:2.师生情) (二)自读预习。 1.学生看图(出示书中的教学挂图) (1)认真看图,你看懂了什么?(培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的能力) (2)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师巡视,了解学生观察的情况,以便对进一步的观察作指导。) (3)全班交流。 交流过程中重点指导以下几点: ①人物的动作、神态、衣着,从中体会人物的心情。 ②人物之间,人物和景物之间的联系。(在看图过程中,注意从图中的吊瓶可以看出是去看望病人;从在雨天急切地去看病人,可见看望的病人是亲人——可能是亲爱的老师,亲密的伙伴……) ③用一句通顺的话概括图意。(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巩固第一课中的句式练习。) 2.自读课文。 预习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理解不懂的字词。 (3)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和画面内容相符?和你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培养有顺序、有重点观察事物的能力。) (4)你读懂了什么?什么地方不懂用“——”标出。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讨论:(小组中交流讨论,试着把不懂的问题弄懂,教师巡回指导。) (三)预习交流。 1.学生汇报自学字词情况。(教师相机指导,重点提示。) (1)测量、重量(提示:多音字) (2)和蔼、玻、默(读准调值,注意圆唇音) (3)商量、玻璃(注意轻声) 方法:先指名读后齐读2遍。 2.学生自愿分节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3.填空。(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从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出示“课文描述了( )冒雨( )看望生病的王老师”的挂图。 (四)质疑问难,提出小组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 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提出,教师可反问学生,但不要求学生回答,以激起学文的欲望。)同学们为什么都非常尊敬和爱戴王老师?他们是怎样表达对老师的一片深情的?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自学探讨。 明确重点问题: 同学们为什么都非常尊敬和爱戴王老师?他们是怎样表达对老师的一片深情的? (学生先自由读课文,思考大约10分钟,然后小组讨论,可联系画面,联系生活实际,亲身体验来谈,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习,倾听学生的发言,做到心中有数,大约10分钟) (三)汇报社流。(随着学生的谈话随机板书) 重点点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相机点拨) 1.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深情。(通过词句的理解体会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 (1)出示灯片:三位女同学带着全班同学的心意去看望王老师。 (板书:病、看望) 方法: ①个别读。 ②理解“心意”的意思。(通过查字典解决,心意:指对别人的情意) ③理解“全班同学的心意”指什么?(联系课文理解:指一篮子鸡蛋) ④再读体会,“这一篮子鸡蛋”指对谁的什么情意? (指对老师的问候、祝愿、尊敬之情。) (通过上述方法,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到全班同学的心意不单指一篮子鸡蛋,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对老师的问候、祝愿和尊敬之情。) (2)重点词语的理解: 急匆匆、轻轻、踮、争着。(通过同学表演理解体会同学们急切的心情,教师相机板书这些词语。) (通过引导使学生理解到:“急匆匆”写出了她们急切想见到老师;“轻轻”:①怕把鸡蛋打碎;②珍惜同学们的心意;③怕打扰老师。“踮:说明他们心情急切,非常想看到老师;“争着”:说明他们每个人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3)出示灯片:她们还是深情地看着、等着,心里默默地祝愿着。 ①理解词语(深情:深厚的感情。默默地祝愿着:祝愿老师早日康复。) ②说话训练:见到老师,说些什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口头表达能力。) (4)出示灯片:见到老师,首先要告诉她,班里的一切都好,请她安心养病;然后向她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最后,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要她补养身体。 ①指名读(注意带点的词语) (板书:首先……然后……最后……) ②讲了哪几层意思?(自由读后自由练说,指名答。讲了三层意思:一是要告诉王老师班里目前的情况,让老师安心养病;二是向王老师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三是把同学们凑的鸡蛋送给他,要老师补养身体。) ③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有顺序。) 我们干什么事都有先后顺序,那我们试着用“首先……然后……最后……”把先后内容连起来说一说。(教师可提示:植树时;清扫教室时;早晨起床后……) (5)指导朗读,结合插图,体会感情。(读第4小节) ①朗读指导:整段课文重在抒情,读时要注意语调要轻,语速要缓;“轻轻、踮、争着”应重读,“看着、等着、默默、祝愿着”要读得轻缓,饱含深情;“看着、等着”两词后面是逗号,应注意停顿。 ②自由练读。 ③指名读第4小节。(配乐)学生边听边看图。 2.老师对学生的一片深情。(通过词语的理解,体会老师深爱着学生) 重点点拨: 出示灯片:她们多么想早点儿看到王老师啊!王老师总是那么和蔼可亲,为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日夜操劳。 ①指名读句子,注意加点词语。(板书:和蔼可亲、日夜操劳) ②理解词语:(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容易接近;日夜操劳:白天黑夜辛辛苦苦地工作。) ③理解句子;同学们为什么想早点儿见到王老师? (参考答案:因为王老师平时对她们和蔼可亲,为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日夜操劳,同学们猜测,王老师这次生病,是为他们过度劳累引起的,她们见到王老师,有许多话要对她讲,还要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 ④指导朗读:(“多么”、“急促”、“和蔼可亲”、“日夜操劳”语音稍重)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依据板书总结全文。(边总结边板书: (五)训练拓展,深化主题。 老师深爱着我们,我们深爱着老师,师生之间充满了浓浓的深情,你不想说些什么吗?(准备1分钟,说一句心里话,要求通顺连贯,饱含深情。)
第三课时
(一)表演课本剧。(一学生配乐解说,四人表演) (目的在于再现当时场景,使学生体会师生之间深情,受到尊敬师长的教育。) (二)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 (1)让学生发现问题:书写本课生字时应注意什么?(要求学生读、看、想。) (2)交流。 (3)重点指导:间架结构:默、蔼;易丢一横:尊;注意识字规律。 (“康”中间一横应出头,提示学生注意“彐”中有横竖笔的交叉时,中间一横出头,反之则不出头,如:争、唐、肃、静、雪、妇、扫等。) 2.学生书写生字:(在注音本上写生字两遍,组词一个。) 七、布置作业 (一)组词:商( )建( )离( )斑( )玻( ) 摘( )健( )璃( )班( )波( ) (二)造句:首先……然后……最后…… (三)预习了《小摄影师》。通过课外阅读,了解高尔基的情况。(为学习第四课作铺垫) 八、板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