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石头书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7:54:20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一堆石头、一本思品书、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跟书有关,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逐个读。 (2)指名理解部分词语。 (3)齐读生字词。 (4)指导书写生字。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轻脉络。 出示思考题,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个意思。 (1)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2)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读文,思考:川川和磊磊在整件事的过程中感情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请在文中勾画出有关感情的词语。 2、引读1、2自然段 好奇是什么意思?川川为什么觉得好奇? 3、指导朗读 4、过渡:勘探队员叔叔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那么,勘探队员究竟在干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作业 1、读读写写(书后第三题)。 2、比一比,再组词。 探( )矿( )刨( )煤( ) 深( )扩( )炮( )谋( )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石头)同学们,你们看,这些是什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这些石头,你们还想不想继续探索这些石头的奥秘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 二、检查朗读 1、生分小节朗读课文。 2、课文中的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节课我就看看哪位同学能做到刨根问底。 三、质疑激趣。 出示: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1)指名读这句话。 (2)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继出示投影。 出示:石头怎么能做成书呢?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呢?该怎样读这本石头书呢? (4)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把书读懂了,自然就会明白。 四、精读课文 1、理解问题 (1)现在请你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 (2)学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问题。 (3)指名回答,师边说边板书:原来,这篇课文讲的是石头像书,(把?改成像)。 (4)过渡:石头怎么能像书呢?平常看到的书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它哪儿像书呢? 2、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拿起笔来,一边默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用笔在每一自然段前作一个***记号。 3、理解第五、七、九、十一、十三自然段。 (1)生默读课文,作记号。 (2)指名回答问题。 (3)理解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哪儿像书? *生回答,师板书。(一页一页) *指导朗读。 *练习说话。 *能不能连起来说一说石头哪儿像书? *能不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4)理解第七自然段 *让学生毛遂自荐读第七自然段,思考:书上有字,石头上有字吗? *大声读第七自然段,思考问题。 *生回答,师板书。 *练习说话: *你们能学习第五自然段那样说几句话吗? *中间用像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过渡:石头上也有字呀!那石头上有画吗? *学习第九自然段 *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第九自然段,同时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石头哪儿像书? *指名回答,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出示挂图 *练习说话:方法同第五、七自然段。 *学习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指名比赛读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指导朗读,轻声练读。 *读了书后我们能获得知识,那石头会告诉我们什么? *自由读第十一、十三自然段,思考。 *指名回答,师板书。 *练习说话: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 后来,这里变成了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 ,这里又变成了 。石头书会告诉我们 。 *学生总结,练习说话。 (4)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秘,知道石头里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呢!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石头的知识吗?那么就请多读课外书,到大自然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