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画杨桃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7:39:14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 2.根据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要求,进行一次练笔。 3.培养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德育渗透点 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二)解决办法 一是通过实物亲自去实践,二是同学之间讨论。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通过查字典解决生词问题及初读课文。 (二)在教师提示下自学,教师出示一些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交流一些难解决的问题,如课文中的难点、疑点。 五、教具准备 课文中生字新词卡片实物杨桃及写有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的投影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杨桃基本上是椭圆形的,大多数杨桃有5条棱,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经常能见到这种杨桃。这节课我们先初读课文并学习本课的生词。 (二)给学生10分钟时间自学。 内容:一是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二是通过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词。 教诲——教导、训导 受用——得到益处 (三)教师注意强调的内容。 “教”强调是阳平,“悉”是阴平,“诲”是去声,“审”、“晌”是翘舌音,“肃”是平舌音,应注意读准。“肃”字的笔顺容易写错,要进行指导。 (四)让学生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通过作者画杨桃发生了什么事,从中我们还能懂得一个道理,继续学习课文。 (二)整体感知。 自由读一遍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是……就……不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