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平平在家里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7:36:22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
|||||||||||||||||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这是篇生活小故事。它记叙了三年级小学生平平在家里一心想当优秀少先队员却拒绝为奶奶和小表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的故事。这是一篇选学课文,通过学习来检测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的掌握情况。 2.教材特点 全文有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是写平平因为自己没评上优秀少先队员而难过,妈妈指点他要向优秀少先队员学习。第2、3、4自然段具体叙述了星期日早晨,平平在家里一个劲儿地想着自己“应该向哪个优秀少先队员学习”而拒绝帮奶奶提水,为表妹系鞋带的事。第5自然段写平平妈妈与平平的对话,妈妈提示平平,一个优秀少先队员在家里应该和在学校里一样,热爱劳动,乐于助人。 课文第3、4自然段的结构相似,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适宜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懂课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以问句结尾,给人意味深长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1.会正确地拼读注音的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心事”、“委屈”、“一本正经”在课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大胆地在课堂上简单评说平平的对与错。 3.知道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在家里应该和在学校里一样,热爱劳动,乐于助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委屈、一本正经”的词意,并让学生知道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应该在家里和学校里一样热爱劳动,乐于助人。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委屈、一本正经”的词意及评说平平的对与错。 四、教学准备 录音、投影、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会正确地拼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1一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平平在家》。 (2)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讲平平在家里的事。我还想知道平平在家里干什么。) 2.自学课文。 (1)划出带生字的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意思。 (2)读通课文,用“△△△”标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分清哪个是主要人物。 (3)平平在家里干什么? (4)提出疑难词句和不懂的地方。 3.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互查:读注有拼音的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及时纠正读音) (3)讨论交流。 ①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人物。 ②平平在家里干什么?(用“一一一”划出相关的句子“我应该向哪个优秀少先队员学习呢?”) (4)质疑问难。 4.学习第1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平平为什么要想“我应该向哪个优秀少先队员学习呢?” (2)讨论交流。(平平想当优秀少先队员而没有评上,妈妈叫他向优秀少先队员学习。) (3)平平的心事是什么?请一生扮演平平向妈妈诉说自己的心事。 (4)指导朗读。(自由读一指名读一齐读) (重点指导“平平没有评上,心里非常难过”,“妈妈叫他向优秀少先队员学习”这两句话。前一句是平平的心事,要注意“没有”和“难过”要读得声音低沉而心情沉重;后面一句是妈妈对他的开导和指点,要读出激励向上的语气。前抑后扬,互成对照。) 5.学习第2、3、4自然段。 平平是怎么想的呢?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①指导看插图,学做动作,理解“托着腮”的意思。 ②指导朗读。(指名读一齐读) (重点练习设问句“我应该向哪个优秀少先队员学习呢?”因为是心里想的,所以要读出带有沉思的语气,重音要落在“哪个”上。) 过渡:平平首先想到向谁学习?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第3自然段。 ①默读并思考: a.在第3自然段中用“/”把平平怎么想和怎么做两部分内容分开。 B.填表第一行。(出示)
③指导朗读。(指名读——自由读——分角色朗读) (读平平心里想的两句话,要把重音落在“总是、可”这两个词上,读出平平对爱劳动的丁小勤的赞扬;“要是……一定……”这句话要读出平平的希望和决心;平平做的那句话,前半句读得轻描淡写,后半句读得郑重其事。) ④总结学法:先分出哪些是想的,哪些是做的,把这一自然段分成两部分,接着填表,最后朗读课文。 (3)学习第4自然段。 第4自然段与第3自然段的结构相似,请大家按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4自然段。 ①学生自学,教师巡口指导。 ②反馈交流。 A.检查分得是否正确。(想的和做的两部分) B.填表。(平平想向李乐意学习关心同学,可不愿帮妹妹系鞋带。) ③平平“奋不顾身”去干什么?“奋不顾身”是什么意思? ④联系上下文理解“委屈”的意思。 ⑤指导朗读。(指名读一分角色读) 朗读比较(出示投影): 我在想事情呢! 没看见我在想事情吗? 6.课堂小结。(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能大胆地在课堂上简单评说平平的对与错,知道一个优秀少先队员在家里应该和在学校里一样热爱劳动,乐于助人。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引人新课。 (1)分角色读第1——4自然段。 (2)引人新课。平平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用“——”划出平平说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经”的意思。 ①请你说说平平不帮奶奶提水,不帮表妹系鞋带的理由。(我在想事情) ②这说明平平把自己在想的事情看得怎么样?(非常重要,不能干扰) ③从文中找出描写平平想事情的样子的句子。(坐在桌子前,托着腮想)仔细观察插图,加深对“一本正经”的理解。 ④指导朗读平平说的一句话。 (读出“一本正经”的语气,声音要响亮,重音要落在“想”字上,而且“想”字后要略作停顿。) (3)妈妈听了平平的话,是怎么说的? ①指名读妈妈说的话。 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个优秀少先队员在家里和在学校都应该一样,热爱劳动,乐于助人。) ③妈妈的话该怎么读?指名试读,自由读。 (4)分角色朗读第5自然段。 3.课堂讨论。 (1)投影片出示讨论题: ①你觉得平平这样想、这样做,对吗? ②妈妈为什么要笑着对平平说? ③听了妈妈的话,平平以后会怎么做? (2)分小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评议。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课堂小结。(略)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