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孙中山破陋习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7:16:01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3、理解掌握课文的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孙中山先生吗?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从小就反对封建习惯势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他这方面事迹的。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18 孙中山破陋习 2、解释题意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像 (2)简单介绍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1905年组织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晚年,同中国共产党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3)孙中山破陋习中的破是破除,废除的意思,陋习是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连起来说,就是孙中山废除不好的习俗。 三、初读课文 1、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小节号。 (2)画出不理解的生字。 (3)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空闲 废除 缠足 痛苦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孙中山 挑柴 罪 缠足 空闲 (2)指名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缠足 废除 刺痛 3、各自自由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四、写字指导 1、自由记。 2、交流记忆方法,表扬好的记忆方法。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习读熟课文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课文 (一)默读课文,把课文按照事前,事情经过,事后分成三段。(1;28;9) (二)分段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你觉得她的姐姐是个怎样的孩子? (3)小结:讲了孙中山小时候有一个能干、活泼的姐姐。 (4)齐读 2、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 (2)这一部分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3)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齐读第二节。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境。姐姐为什么这么痛苦,流泪? 比较:妈妈正在用意根布条给姐姐缠足。 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 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为什么? (4)出示投影,指导看图。 *画上有哪两个人?屋子里坐着的是谁?她正在干什么?屋子外站着的是什么人?他神情、态度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图意。 (5)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到怎样?他向妈妈提出什么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齐读3、4两节。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妈妈为什么叹气?可是妈妈又不能不这样做,为什么呢? (6)孙中山听了妈妈的话,又是怎样和妈妈争辩的呢?他争辩有用吗?自由读读第5、6、7节。 比较: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哪一句好?好在哪里? (7)指名读第7节,思考:孙中山同妈妈的争辩没有用,那结果怎样呢?这件事使孙中山 感到怎样?比较: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哪句好?为什么? (8)小结 (9)齐读第二部分 三、作业 读课文,练习讲这个故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