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王二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0:55:11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会用“常常”“帮助”写句子。

2.继续培养学生有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听写有关句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2.培养学生观察图的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热爱小英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有关词句,体会王二小不怕牺牲的英雄行为。

教学时间  四课时(包括说话训练)。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的能力。

(三)借助拼音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大意。

三、教学难点

课文较长,能通顺地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21课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勇敢爱学习的小八路军,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为八路军放哨,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小英雄王二小。(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简单介绍王二小(解题)。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少年儿童团组织。王二小是儿童团里的一员,所以称他是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即站岗或巡逻)在一次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战斗中被敌人杀害了。

(三)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大概的了解。

(四)学习生字及生词。

1.看田格中的生字,画出句子中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己读。

2)同桌互相读。

3)老师检查(用卡片)读的效果。

王二小  儿童团员  帮助  英雄

冲下来  响起

3.识记生字。

1)利用熟字记字。

王:三加一竖,笔顺一二 王。姓。

童:上下结构,上边“立”下边“里”。儿童。

团:大口框里面加“才”,注意笔顺冂 团。儿童团,共青团、团结。

员:上边口下边贝。团员,成员、少先队员。

助:劳动的动字去掉“云”换上且。或者“姐”,去掉女,加上力。帮助、互助,助人为乐。

响:口字旁加“向”。表示声音,声音很响,响亮。

冲:两点水加“中”。冲上去,冲下来,用水冲一冲。

雄:谁去掉百字旁,换上“ ”。英雄、雄伟。

英:草字头,下面中央电视塔的“央”宇。

2)偏旁加部分记字。

帮:按三部分记,上下结构,左上是三横一撇“ ”,右上是“阝”,下面是巾字底。帮助、帮忙。

(五)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自己读)。

2.在小组内,一人读一自然段,一人读其他同学听,如果有读错的组内同学给以纠正。

(六)边读课文边对照插图,看哪段文字说明的是哪幅图?

(七)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

帮:笔画较多,写紧凑一些。

雄:左右挨得紧凑些,右边占格稍大。

2.其它字,先让学生描田字格中范字,然后再照着范字写。

(八)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认真看图,看懂图意。

(二)理解课文内容,热爱小英雄,学习英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热爱小英雄。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王二小不怕死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本课写的是谁的一件什么事?

1.范读。

2.学生回答。

本课写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事。

(二)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边听边数一数共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①第一句话介绍王二小,他是儿童团员。

②第二句写他在干什么。理解“常常”是经常的,不是有时。看图理解“一边……一边……”。

2)从图看王二小的神情。他认真地观察周围有没有敌人出现。

3)从“八路军”一词,知道事情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4)指导朗读:“常常”“一边……一边”要重读。

2.学习课文第2段。

1)小声读这段:标出共有几句话,然后边读边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扫荡”指敌人到村子里烧、杀、抢。当时日本侵略军有三光政策,那就是一进村,就烧光、杀光、抢光。

2)看插图,一看到敌人刺刀上挂着太阳旗,就知道是日本侵略者。敌军正在喊王二小,叫他给他们带路。

3)再读一读这段,说一说这段的内容。敌人来扫荡,在途中迷了路,让王二小给他们带路。

3.学习第3段、第4段。

1)先认真观察第三幅插图,看一看王二小在干什么?敌军官在干什么?

2)小声读这两段课文。想一想:

王二小给敌人带路了吗?

结果怎么样?

3)指名读第3段课文。想:王二小是怎么做的?怎样理解“装着顺从的样子”?王二小甘心给敌人带路吗?为什么装着顺从的样子?迷惑敌人,让敌人相信他真的给他们带路。

“埋伏圈”指八路军事先隐蔽起来,准备打击敌人。

4)指名读第4段。

看第一句,理解“四面八方”因为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所以周围都响起了枪声。

看图,再读第二句。敌人举起大指挥刀,杀害了王二小。

5)再读34段:边读边思考。

①王二小装做顺从的样子,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说明什么?

(机智,勇敢。)

②王二小知道不知道敌人会杀害他,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他不怕牺牲。

6)指导朗读。

“突然”和后面连得紧一些,“四面八方响起枪声”读得声音要高昂一些。“就杀害了英雄王二小”,要读得慢一些,既体现出敌人的残忍,又读出可惜,心痛的语气。

(三)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意思。并且说一说王二小是怎样为敌人带路的。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课文第5段。了解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经过。更加热爱小英雄。

(二)能看着图,按图的顺序说一说王二小是怎样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

(三)听写句子。

(四)用“常常”“帮助”写句子。

二、教学重点

(一)学习课文第5段。联系全文,了解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经过。

(二)用词写句子。

三、教学难点

用词写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14自然段。使学生回顾一下前4段的内容。

(二)看着前三幅图,说一说前4段的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5段。

1.指导学生看第四幅图。八路军有的端着步枪,有的举着手枪,有的投着手榴弹,嘴里喊着,眼睛睁得大大的,在狠狠地打击敌人。敌人那边只是浓烟滚滚,看不见人影,说明敌人全被消灭了。

2.齐读第5段的课文。

3.指导朗读这一段:

“八路军”“冲下来”“全部消灭”要重读。(学生试读,指名读。)

(四)小声读全文;说一说王二小是怎么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

1.自己小声读课文。

2.自己练习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指名向大家说一说。

(五)听写句子。

1.先让学生把这些句子读一读。

2.听写句子。课后作业第2题。

3 .反馈听写情况。

(六)用“常常”“帮助”各写一句话。

1.先找出带有这两个词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两个词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他常常一边放羊,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2.给学生提示句式:

1)谁常常干什么?

什么地方常常有什么?

2)谁帮助谁干什么?

谁怎样地帮助谁?

谁在谁的帮助下有什么变化?

3.让学生口头说话。

4.落实笔头,用这两个词各写一句话。

5.把你写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以《一件好事》为题,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件好事说给大家听。要说清楚时间,地点和事情的具体情况。

二、教学重点

把事情的具体情况说清楚。

三、教学难点

注意语句通顺,说话有逻辑。

四、教学过程

(一)读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

题目要求:

1.你看到的,或听说的好人好事,不是说自己做的好事。

2.选一件说给大家听。

3.说清楚,什么时间,是谁,做了一件什么好事。

(二)让学生自己想一想,你看到过或是听说过那些好人好事。你准备把哪一件说给别人听,自己练着说一说。

(三)在小组内,每人把自己准备的内容说一遍。在组内论时,有什么问题组内的同学要给指出来,让他再重新说一遍。

(四)指名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一说。

说话举例:

妈妈说,在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妈妈在下班的路上,看到一位老爷爷在河边钓鱼,当他起身要走的时候,不小心一滑,一条腿滑到水里。正在这危险的时候,妈妈几步跑过去,把老爷爷扶上了岸,并告诉他,这么大岁数不要再钓鱼了,可以从事其它的健身活动,老爷爷连声道谢。

【板书设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