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网络环境下的拼音教学
        ★★★
【字体:
网络环境下的拼音教学
作者:黄翠兰    资源来源:厦门市大同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3
  摘要:小学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小学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而正确读写汉语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发挥网络的功能,进行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解决了传统教法无法克服的教学困难,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还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识字。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水平、学习信息技术意识的兴趣

  一、发挥先进信息技术的作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如果在拼音教学中拘泥于“导入新学字母——出示字母——教学发音——识记字形——指导书写——巩固练习”的教学方式,不但学生觉得上课缺乏新鲜感,而且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学习拼音的尽头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在拼音教学中设计了新的教学方式:

  教师上网收集学习信息->课前准备拼音课件->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例如陈惠萍老师教学的《四季》,这课中要求学生会认12个生字,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上网查找到学生喜欢的图片,例如:动物和汉堡包。把它制作成学生喜欢的课件。课上教师把学生带到协作教室,让学生上《四季》网站中的“找一找”,利用网络的功能,进行交互式的游戏,让学生自主学习汉字,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图片上有拼音和汉字,调动他们自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注意力,唤起求知欲,使他们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他们多乐于自主学习,而且学习的劲头足,最后教师再一次组织学生交流自学情况。这一新的教学方式的采用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潜力,激起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开口读、动手操作,从而达到拼读准确教学目的。这样教学花费时间少,节省下来的时间可用来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二、发挥先进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实验教材对学生能力的全新要求正是和当前的计算机教学一拍既合,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拼音教学的整合,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的方式将发生极大的改变,能力将获得全面的提高,它将带给语文课堂教学无限的生机与动力。

  1、采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画面,提高课堂效率 。

  成片的文字符号,空洞的说教,抽象的讲析,难以引起小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教育效果不佳。应用信息技术的图文音像并茂的情景,使枯燥的拼音教学趣味横生,吸引学生迈进拼音门槛。如:在复韵母ɑi 教学时,课上运用信息技术计算机进行教学,教师设计了教学课件,在动听的音乐伴奏下,飞出单韵母ɑ,接着又神气地飞出单韵母i,它们相互握手后,紧紧地挨在一起成为ɑi,然后问:“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你能发现我和以前学过的字母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充满了兴趣,轻松自如地接受了复韵母的概念。随着“谁能不用老师教,读准我的音?”的激励性提问,学生学习复韵母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上采用了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主动参与学习,教学效果尤其显著。

  再如:教学ba这个音节时,我利用课件,同时把b和a缓缓地移入,出现在投影上,课件出现的同时,边看边结合课件边讲解,声母和韵母相拼时,先发声母的本音,再发韵母的音,声母本音要轻短,韵母读音要重,很快结合就发出“ba”的音,教学生练读时,先讲直呼口诀: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两音相碰时,课件中的投影发出爆炸声,这样就更加形象地加深了学生对我所讲的口诀的理解。当老师播放这一动画时,很快引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再配上童声童气的朗读,使孩子们一下就入迷,学习也成为一件乐事了。下课后有的学生还告诉我:“老师!请再把刚才的动画播放一遍,里面的声音真好听。”学生对这些动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拼音时遇到了难于掌握的读音,采用信息技术技术后,为学生提供实物图像、运动过程, 利用“通县原型”的放大、重复、慢放、定格特技手段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增强学习自主性。

  小学语文一册的拼音,对刚入学的儿童是很不容易接受的。让学生生硬地学,死硬地记,孩子课上就会有厌学情绪。有位学生就这样说:“老师老让我们拼,真无聊。”学生的话是率直的,但他们却提醒教师要根据儿童特点,采用方法来解决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的问题。在这种情形之下,信息技术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例如:音节拼读是拼音学习的重点,为了使学生减轻学习的压力,又能真切体会到拼音的用处,自发学好音节拼读方法,我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音节的拼读。教师教学《比尾巴》这课的生字,教师可事先把与所学音节有关的活动、环境、用品等的画面输入电脑,再在图下配上音节。当学生到了协作室,他们看到计算机屏幕上面出示汉字和拼音,这时教师让学生自主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的学生合作学习,帮助本组的成员选择汉字的正确读音。当学生用鼠标点击汉字对应的拼音时,点击正确,计算机发出“棒”的表扬声,并奖赏一个笑脸;点击错误,发出“要努力!”的鼓励声,并罚“一个哭脸”,同时展示正确的答案。在网络的环境中学习,学生想说,愿意说,并说得有声有色,他们多层次、多角度地学习,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得到锻炼、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张扬,学习思路不断开拓,学习效率倍增。

  三、充分发挥网络的功效,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意识的兴趣。

  1、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我校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全员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从小学生最容易接受的绘画、益智小游戏、指法练习入手,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看到学生对于学习信息技术产生了兴趣,课后教师发挥网络的功效,来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教师让学生上这一网站http://www.cz-fyxx.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462(即一年级拼音教学儿歌园地)用拼音谈谈自己学习拼音的感受。并组织学生利用搜索引擎(www.Google.com)、权威网站(如:中国少年报、雏鹰网、曙光网等)等来查阅信息,这样做既巩固了拼音,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又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意识的兴趣。

  2、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校园网络,具有资源共享、传输迅速等无可比拟的优势,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环境的功效,开展有趣的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竞赛,进一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拼音。如:陈老师教学《四季》这课,课前让学生精心收集有关四季特点的资料,要求学生用拼音把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全,设计、制作成“四季资料袋”,课堂上,根据学生爱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进行浏览、学习,包括资料袋课文、四季图片、视频资料、背诵指导等。课后让学生用“金山画笔”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制作电子报刊并打印出来。利用黑板报作好拼音的课外活动竞赛,开辟“拼音角”,训练学生的拼读能力。在活动中学生学习拼音时学得有趣,信息素养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总之,发挥网络的巨大功能,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拼音教学,从深层次上改变着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拼音与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通过学拼音来识字。通过图文对照,把学拼音、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降低了拼音教学的难度。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