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政治论文 >> 资源正文
政治的变式训练
        ★★★
【字体:
政治的变式训练
作者:李修金    资源来源:河南省内乡实验高中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3
  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材料,对传统的人文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全方位的训练,既是提高政治学科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辨证思维,提高比较分析能力的主要途径。许多学生,之所以答题缺乏针对性,就是没有在变式训练中,掌握训练的角度,明确答题的思路所致。下面就我个人,在政治备考复习中,所采用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一、 一理多题法。

  这个方法,告诉我们,考察上一个知识点,可以用不同的材、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题型去训练。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巩固知识,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例如:现在我们考察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这个知识点。

  从材料的角度,可以考虑用“三峡大坝移民舍弃小家,顾大家,舍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事迹”;当然也可以运用“南昆铁路建设者为了抢险,组成敢死队,制伏塌方和泥石流的故事”;也可以结合神州五号发射成功的故事,讲杨利伟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同样可以讲述感动中国的牛玉儒,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时时刻刻把当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意识。

  从内容的角度来考察。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设计问题,去逼近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去打破常规,创新思维。①可以新问题,老角度;②可以老问题新角度。③。可以用最熟悉的问题,用最不常见的角度去勘察。例如:这个问题,就可以考察A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的做法?B为什么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C从辨证法角度,谈谈个人服从集体的哲学依据?D从人生观角度谈谈你的理解E还可以结合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耕还草的可持续发展战落,谈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从题型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考察,可以用客观题,也可以用一拖多技术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同样也可以出成主观题,或者简答,或者辨析,或者材料分析,或者讨论论述.这样的复习方法,最适合于以知识为中心的第一轮训练。它是第一轮复习的主导方法。

  二、 一题多理法。

  顾名思义,一题多理法就是一个问题中的材料,可以用多种道理来阐述。这个方法适合于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项训练阶段。例如:民队台海局势,岛内出现了许多政治势力。岛内的分裂分子,提出了“一边一国”“远亲近临”“一中一台”等论调。大陆方面也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并且针对分裂势力,制定了《反国家分裂法》,遏止了台独势力,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利益表明了祖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面对这样的材料,常规的考法。就是主要考察形式的爱国意识,考察形式对一国两制的理解。但是,真要这样来提出问题,就没有训练的价值和必要了。针对不同的提问角度,就有肯猛涉及到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的知识。考察的方面就非常广泛,不局限于狭小的天地里。这个问题,至少就有以下的设问方式。

  ①岛内分裂分子言论的实质是什么?请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加以说明

  ②为什么祖国的统一不可逆转?请运用辩证法的知识加以分析。

  ③上述材料反映了辨证唯物论的那些原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④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途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⑤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难以解决?

  ⑥对台湾部分农业产品实行零关税,是否违背了WTO的规定?这样的措施,有什么经济和政治意义?等等。

  三、 一题多型法。

  这个方法,和一理多题发不同。它是指一个材料,可以用多个题型去训练。通过训练,把这个材料所蕴涵的信息,一网打尽,不留遗憾。可以大题小做,也可以小题大做。也就是说,可以大问题,小切口,也可以小问题,小切口。或者小问题,大切口。面对这个材料,出选择题来考察,也可以出一个,也可以一拖多;当然了,也可以把她出成问答、辨析、或者材料分析、论述等。通过不同题型的训练,使我们掌握各种答题的技巧,养成良好的习惯,把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把政治课复习的质量,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