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悟、学、练”探究教学法
        ★★★
【字体:
“悟、学、练”探究教学法
作者:未来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9
“悟、学、练”探究教学法
 
  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一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确,学生喜爱数学,是因为数学是现实的、有趣的和有用的。他们学习数学,是因为数学课程提供给他们越来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因此,数学教师不能只是习题的“研究者”和考试的“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育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针对计算教学,相对来说较枯燥乏味,通常按照例题往下一扒,然后就是一顿题海战术。殊不知,这些知识其实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经验、学过的知识推导出来,只是没有机会而已。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里,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儿童尤为强烈,给他们机会,你将会收到意外的惊喜。
  我在计算教学中经常用到“悟、学、练”探究教学法。
悟:即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感悟新知。首先,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思维空间,比如,讲低年级的计算加减法教学,就可以设计逛商场、买东西、花钱、找钱等情境,稍大点的数的加减或乘除可以设计当小财会,完成一个工程的各项开销等等,学生即有兴趣,又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计算教学的重点还是在算,现在强调估算,注重口算,淡化笔算。而笔算又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低年级就开始接触竖式了,高年级还有如小数加减法、小数乘除法等,这样就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试算感悟、去发现问题,自己获得新知。
学,即取长补短,积累学法。新的知识必然要有师的正确引导,这个过程便是对自己探究感悟新知的一个考核,某个思路是正确的,某种思路不对,某种方法可行,某种不行,某一种比较适用、较简便,某种较麻繁等。
练,即巩固学法,举一反三,教师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毛泽东同志说过,人类认识事物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可以通过数学医生(改错)、评“小状元”(小考几道计算,满分为小状元)等许多形式。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计算教学也同样,计算也是因为人们生活中的需要而产生的,如今怎能与生活脱节呢?所以“悟、学、练”不论是在哪个环节,都要密切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知识经验,真正实现计算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会数学的价值,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对数学学习养生浓厚的兴趣和信心。


高年级识字教学随想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缔造的一种不朽的文字,它上承五千年的历史,是千年文明化得以传承的载体,它让我们历阅先秦散文,体会历朝历代的繁荣,它让我们窥见了一个文明古国的貌征。而今,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汉字在计算机领域又大放着异彩,成为录入最快的文字,可以说,它下承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兴衰。做为文明薪火相传的方式,做为民族精神流传的载体,汉字负载了太多的责任。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将汉字传承下去。而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识字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识字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否能提高。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注重识字教学,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
  1、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字的音、形、义
  高年级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已基本具备了自学生字词的能力,他们完全可以利用工具书完成对生字词的预习。因此,在学每篇课文之前,我都布置预习生字词的作业,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书,完成对生字、音、音序、字义,根据不同字义组词,找课文中的词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完成预习表格,预习作业中还包括找一找多音字,形近字区别组词,近义词、反义词,不理解的词等等,以及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通过检查学习预习作业 ,我发现学生存在的能量是巨大的,他们比想象中的还能干,不是你不教他就不会,只要你能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他们同样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会知识,自学不只属于成人,它同样也属于孩子,区别在于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情况加以评价,加以监督。在课堂教学中,我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检查,让学生汇报交流,做到知识互补,让学生共同分享这些知识资源,学生即尝到了识字的乐趣,也学会了知识的要点。
  2、联系上下文,在课文中品读字、词义。
  课文是理解字词的重要语境,把字词放还回课文,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才能使学生感觉到生字词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课文中,生字词不再是抽象的、概括的,而是变为了具体的具有感情色彩的,富有人文精神的。例如在讲“魂”字的时候,学生从字典中查来的字义是“旧日迷信的说法,指能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精神”,有的同学就说在文题中“梅花魂”就不是什么迷信说法,它指的是一种梅花的精神,“梅花魂”又是一种什么精神呢?通过学习课文,联系上下文内容,学生明白了:梅花魂就是指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样,由一个“魂”字引出课文的中心,说明这个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再如“猩”字,学生从字典中查到“猩猩:哺乳动物,比猴子大,两臂长……”可是,如果把“猩猩”这个词放回《狱中联欢》这篇课文,就不单单是指动物了,通过联系上下文及相关资料,学生了解到:“猩猩”在这里指的是特务头子,因为他凶残、恶毒,没有人的心肝,大家才叫他“猩猩”,可见,相同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表达效果,紧密地联系课文,联系词语出现的环境,才能真正理解字词的内在含义。
  3、扩展生字词,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为了使学生更具体、更扎实地掌握生字词,在理解字词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做了一些扩展练习。没想到学生查找到的资料里如此的丰富多彩,这亮丽的一笔让课堂教学变得耳目一新。如在教学“添”字时,学生说:我找到了一首诗《白去泉》是这样的:天平山上白云泉,云白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这首诗中就有“添”这个字,有些同学则根据生字找来了一些谚语、格言,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识字教学,带给学生的是更广阔的知识空间,只要我们加以重视,那必将是色彩纷呈的。
 
 
 
 
 
 
 
 
 
 
 
 
 
 
 
 
 
 
 
 
“悟、学、练”探究教学法
 
 
 
20049
 
相 关 搜 索

课件 朗读 素材
相关资源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