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虎关进笼子
——指导习作困难生轻松写作文的体会
宜昌市西陵区自立路小学 张兴琳
[摘要]
习作困难生需要教师的特别关注与辅导。我的做法是:
一、尽量减少习作要求的束缚,让学生在轻压状态下写作,在教师的欣赏中增强自信心;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内容,教师在参与中给予“润物细无声”的指导,解决学生无话写的难题,拓展写作的空间;
三、仿写突破难点,重点项目重点训练;
四、引导课外阅读,增强语言积累
[关键词]
欣赏、参与、重点训练、语言积累
我有幸成了一名“作文兴趣提高班”的辅导教师,说是“提高”,主要是因为全班三十多名学生全来自一个年级各班的作文最差生。老实说,这批学生也是教师平时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是让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一批。刚开始,他们对我说:“一听到写作文,我们就像看到老虎一样可怕。”
如何把这只老虎“关进笼子”,使学生写作文变得轻松起来?
一、减少束缚,培养自信心
怕则生难,难则生厌。学生为何 “怕”?当来自于失败的经验。要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首先要使他们相信自己能行。
因而,每次的习作要求我都不能提得太多,只有减少束缚,学生方才敢写,并且,教师的评价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哲人说:“在各种排列中,任何人都想得第一。其实,得第一并不难,只要愿意另起一行,每个人都是第一。”这里的“另起一行”,我理解为从不同的角度看,从不同的角度真诚地欣赏。对这班学生的习作,我的评语常常是:“选材真不错!”“这个词用得很合适!”“你很好地把握了这次学习的重要内容!”“和上次相比,你把事情的经过写得具体多了,进步真大,老师真为你高兴!”“这段神情、心理描写真棒!”并同时指出努力的方向:“此处若加上几句你心里的想法,会显得更具体。”“若把逗号和引号加正确,会使这篇文章变得完美起来!”等等;作文的等级评定,我也特别注意不断地提高,由“优--”到“优+”甚至“优++”,我毫不吝啬。对于习作中优秀的句子和片断,在评讲时,我总是声情并茂地朗诵,并盖上红红的奖章,使习作者充满兴奋与激动。这样的鼓励加上实在的指点,使这些“畏虎”的小学生有了在平时课堂作文中渴望而不可得的实实在在的成功感,习作自信才会真正建立。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写作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对于这些畏惧写作的孩子,更需要为他们创设他们喜爱的游戏与活动,使他们在欢乐中敏捷思维,丰富语言。如开展喂鸽子、溜冰、野炊、放风筝等活动。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要加强观察和体验的指导,因为这些孩子观察的习惯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还未养成,常常是“可写的事儿满街跑,临到写时三句了;玩时欢喜得不得了,待到写时没词了。”因此,带学生活动前,教师要指点从哪些方面去寻觅、探索和参与活动中。我与他们一起活动,并在关键时刻装作情不自禁地用优美词句来描述,让学生学会表达。如开展喂鸽子前,我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鸽群的样子,重点观察一只你喜爱的鸽子的颜色、嘴、脚及吃食、飞、跑等的样子,你是怎么和它玩的,你心里想些什么等。喂鸽子时,我也和学生一起玩,一起喂,看到鸽子飞到手臂上的样子,它啄食手心里食物时的感受,我和学生一起描述。然后回到教室,让学生自由写作。有的学生这样描写:“一只鸽子看见我手心里有食物,马上跑来,它走近我的手,头往下一点,就吃了一颗玉米。当我伸出另一只手,想捉住它时,它却“扑”地一声飞走了。我原以为它啄我的手心会很疼的,现在一试,原来一点也不疼,还痒痒的,怪有意思。”“我高兴地冲进鸽群,鸽子不但不理睬我,还跑得远远的,有的还拍着翅膀飞走了,好像故意惹我生气。”“我又看见地上有一颗玉米,不知被谁睬了一脚,玉米陷在泥里。一只鸽子起劲地啄着,可怎么啄也没用,逗得我和同学们哈哈大笑。”学生观察得多么细致呀!描述又是多么的具体呀!
三、用仿写突破难点,重点项目重点训练
因在长期的学习中积淀的问题,有不少学生到高年级了仍不会用书面语言表达想说的话,这样的学生仍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怎样引导学生到达这一成功彼岸?我认为仿法是一种十分有效地学习途径。
如写一件事,学生往往只是概括叙述或用第三人称介绍,不会对人物的语言、运作、神情进行描写。我便设计了这样一则对话练习:先读课文《白杨》、《穷人》中典型的对话描写段落,说说你发现课文在写人物对话时有什么特点?(有动作、神情描写,对话提示语有三种不同位置。)特别指导三种对话提示语各自不同的标点符号,然后提示几种对话情境:考试卷发下之后、家长会之后(或老师请家长之后)、向家长要零花钱时、家长逼我吃饭时、犯错误之后等,让学生模仿课文来写一段对话,学生的作文写得十分成功。现录几段如下:
爸爸妈妈逼我吃饭
中午放学一进家门,我就跑到桌边坐下,妈妈端来了菜。我一看,没有我喜欢喝的汤,也没有我喜欢吃的鱼、虾、肉。我生气地对妈妈说:“妈妈,怎么都是我不爱吃的菜?”妈妈边收拾灶台边回答我:“今天没买菜,所以只能吃这些。”“你明知道我不喜欢吃这些菜,还只给这些我吃,你真毒!”我任性地叫道。“你不要再说了!”妈妈生气地说,“再说,我就叫你的爸爸来管你!”爸爸是我最怕的人,但我没看见爸爸在家,就大声说:“我吃不下去,我不吃了!”“喂,你来管一下你的儿子!”妈妈冲着阳台叫。爸爸从阳台那边过来了。啊,爸爸真的在家?我只好把气咽到肚子里。“你敢不吃!你不吃我就打你!”爸爸毫不迁就,坐到我的对面。我只好勉强扒了一口饭在嘴里,可肚子里有气,怎么也咽不下去。就在这时,爸爸的脸色变了,我看见了,心想:完了,爸爸一定会打我一巴掌!果然,一个手掌打过来:“啪!”落在我的头上,我的眼泪很快地落了下来,我只好一点一点地吃下去。
卷子发下来以后
我拿着卷子,苦恼地走回家。该怎么办呢?我不停地想着。是把卷子藏在很隐蔽的地方不给爸爸看,请别人帮忙签一下字?还是老老实实地交给爸爸,等着一顿打骂?我想得头都大了。最后,还是害怕占了上风,唉,请别人签个字算了吧!但转念一想,我又打消了这个念头:“给别人签字,要是别人告诉了我爸,那该怎么办?”——只好厚着脸皮给爸爸看了,就算考得不好,也只是一顿打或骂了。 ……
像这样的片继练习,还可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如为了让学生学会景物描写的技巧和运用刚学会的新词,学习了《夕照》一课后,就设计仿写练习《校园夕照》(或《江边夕照》); 为了让学生学会按顺序介绍图片的方法,学习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就以《我最喜爱的一张照片(或图片)》为题来练笔;为了训练抓住人物某一特点写,学了《我的伯父鲁讯先生》,就仿写《我最尊敬(或喜欢或讨厌)的一个人》等等,每次练笔都突出一个训练重点,学会一种表达方法。我想,通过这样的片断练习,学生一定会懂得什么是“描写”,什么是“具体“,也能学会许多描写的技巧。这样化整为零,单独突破难点,经常性地练笔,效果十分显著。
四、引导课外阅读,增强语言积累
读书是提高写作水平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这些学生“畏虎” 的根源是阅读少、语言积累少,当然也没有阅读兴趣,这就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尽量为孩子们创造一个阅读的空间和氛围。我常在课前或课后朗读一些名篇片断,或有趣的故事,或内容相关的优秀习作,以引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孩子们自主的阅读,增强语言的积累。在这一点上,成人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家长的以身示范尤其重要,其熏陶、感染力量胜于任何其他形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