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自主发现勇于创新
          ★★★★
【字体:
自主发现勇于创新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自主发现勇于创新 


江苏省金坛市涑渎小学 徐吉华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总是先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 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实施教学目标。它对“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是一种革命。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创新教育的要求,上述教学又明显露出许多局限性。学生思考的问题都是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自己确定的教学目标、方法而设计的。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思维方式和内心需求。它象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学生思维的方向,限制着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阻碍着学生思维、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极为不利。离开了教师,学生不会自主地确定学什么,不懂怎样深入思考,说不出独到的见解,提不出值得深思的问题。对此我认为,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期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正直进步。”
   一、理解内容、体会中心时,自主地发现和提出突破点,使学生善于捕捉信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教学时,教师尽量少提问题,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可由表及里的,分三个层次进行。即:表层发现、深层发现、联想发现。
   1、表层发现就是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对课文的来龙去脉、时代背景及字、词、句读发现和提出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准备,养成良好的自读习惯。例《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在了解课题后提出:谁送总理?他们为何会自发地送总理?在初读课文后提出:挽障、肃穆、眼 睁睁、不约而同、永别是什么意思?焦急和耐心是矛盾的,为何放在一起呢?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是指什么?《挑山工》一文中学生提出:我需要它,它指的是什么?
   2 、深层发现就是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思路、写作特色、语言 之精、修辞手法等,发现和提出疑问。例《高大的皂英树》一课,学生在初步了解内容后提出:作者为何先写皂英树的特点,再写皂英树的作用?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是什么意思?《可爱的草塘》一文学生提问:草怎么会欢笑?草的颜色怎么会不同?为何说草塘是大海?
   3 、联想发现即要求学生能开放思维,将新学的知识、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例(l)在学完《董存瑞舍身炸日音堡》时,学生联想《黄继光》后提出,它们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都是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表现不怕牺牲的品质。从而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例(2)在理解《白杨》最后一段时,学生通过联想《高大的皂英树》一文提出,它和《高大的皂芙树》一文的写法有共同之处:A 、最后一段都是全文的总结;B 都是通过最后一句话来表现文章的中心,不同之处是《高大的皂芙树》是通过“种子”“生根”“发芽”来表现的,而《白杨》是通过“小树迎着风沙成长来表现的”。由此准确地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按这三个层次既符合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天真就有爱提问题的良好习惯。爱追究,作为老师千万不能抹杀。教给方法,不断引导,让学生由表及里的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其创造性思维,逐步形成独立的理解课文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时自主地发现和提出新方法 , 培养创造性思想。
   1 、解决问题时,方法不要拘于单一的形式,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和提出新方法,使学生创造性思想不断地得到培养。学生理解句子时,若其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解决的方法。例 : 理解《小站》最后一句的含义,有的学生从“温暖的春意”一词的理解入手从而理解句子的意思。有的学生则从全篇课文入手,由对整个课文内容的理解,来体会句子的含义。若难度较高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指导,降低坡度,但绝不能包办和代替。
   2 、教学分段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分,要能说出合理的理由都对,分段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在读书中发现,或根据课文内容; 或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或时间顺序;或总分总的结构顺序等。例: 《火烧云》一分段,一学生分成三段,即:一(l)、二(2-6)、三(7)。理由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火烧云刚上来时霞光照在地面的景色,再写火烧云的形状和颜色的变化,最后写火烧云下去了。另一位学生分法和他相同 , 但理由是按从下到上的方位顺序,先写了地面的景色,后写天空中的景色,最后写火烧云下去了。还有一位学生则分成一(l-3 〉、二(4-6)、三(7) 三段。理由是:按内容不同,先写了火烧云上来时的各种颜色变化,再写了火烧云上来时的形状变化,最后写了火烧云下去了。
   3、归纳中心时,也让学生选择方法,例:归纳《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中心时有的学生根据重点词句提出问题体会。如:“ 许多人焦急而又耐心的等,人们不约而同地哭泣,顾不上擦去腮边的泪水,人们还是面对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提出人们为何这样做。有的学生从题目中提出:“人们和总理是什么关系?他们为何要送总理?”来体会。还有的同学则是从整篇内容提出:“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来送总理? 他们为何都这样悲伤?”中体会。
   三、自主地发现和提出课文中的疑点,对课文内容、写作方法进行评析,阐述独到的见解,培养积极的求异能力。
   教学时应激发学生对课文生疑的兴趣。提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对课文内容、写作方法进行评析,阐述独到的见解, 逐步训练他们由敢问到善问,不断地培养其积极的求异能力。例教《再见了,亲人》时学生提出了问题:①课题不当,亲人指的是有血缘关系的人,而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没有血缘关系,不可以说亲人,只能是朋友。②既然小金花是个刚强的孩子,和志愿军分别是不应该写哭。教《她是我的朋友》时,学生提出写阮恒犹豫不决献血不好,应改为他毅然决定献血,这样更可表现出阮恒无私奉献的品质。教《穷人》时,学生提出:作者安排材料,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好品质,我认为可让桑娜有两个孩子,让死去的西蒙有五个孩子,克服的困难越大,越能表现人物的品质。每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总是先肯定学生的答案并高度地赞扬,赞扬他们对课文思考得深,有自己的主见,敢于怀疑。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就是这样的,只要你努力,相信你也能成为科学家, 这样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创新情感得到增强。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展开讨论,讨论提出问题是否合理。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形成了激烈的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个性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发挥。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设条件,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和积极的求异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培养。
(该文获2000《中国教育报》等评为全国一等奖并发表于《中国教育研究论坛》)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