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我的语文教育观
          ★★★★
【字体:
我的语文教育观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应当使学生终生受益,教师要认识到他(她)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学生成功的受益者,而学生未来的成功则应该源自于当时教师成功的教育。

其次,教师必须有"大语文"的观念,把语文当作"语言和文学"和"语言和文化"来讲授,而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有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再次,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功能要通过"文学和文化"的讲授来实现,不能空喊口号,尤其不能为了思想性而忽视文学性。 

第四,要使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动力源,也就是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文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更多的语文老师现在更加倾向于喜欢看课堂实录而非教学设计,这是一种语文教学研究的进步。因为我们的教学设计与机智的实际教学并非兼容。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肯定是教师为学生服务,运用自己的智慧保持课堂高度的灵活性的开放性,与孩子们一起,共同“生成”课程。

叶澜教授和肖川博士曾以追问的形式,描绘了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情景: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 

 

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

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我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我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欣喜?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

我能否让学生有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

我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界敞亮?…… 

 

这个论述对我们感悟如何焕发课堂的生命力,构建在交往碰撞中生成课程的课堂提供发重要启示:真正的学习从来就不只是纯粹智力增长,学习的主要意义取决于学生的课堂体验。让我们和学生一道构建起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