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想象作文教学的两种模式浅探
        ★★★★
【字体:
想象作文教学的两种模式浅探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性表达的过程。”“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作文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辨证关系,也就是说,要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作文教学的过程之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从僵化复制型思维走向多元创新思维。那如何引导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l       要鼓励学生在思想内容上进行创新思维。

学生作文是他们思想认识、水平的物化形态。目前中小学作文缺乏新意,其中相当一部分表现在思想内容的雷同上,例如:写“友谊”,必是先好得不得了,接着因为一件事互不理睬,最后因其中一人要离开,友谊又恢复了;春蚕、蜡烛成了老师的代名词;写一件有意义的事,不是捡钱包交换失主,就是“助人为乐”等等。为了克服学生作文内思想内容上的消极定势,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入手,积极鼓励学生对作文思想内容进行逆向或多向的思维,克服盲从心理,促进学生在作作文的思想内容上保持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这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逻辑起点。

l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的品质。

首先,要鼓励学生在思维形式上由“求同”趋向“发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问题,让学生获得多种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生命深处的创新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其次,要启发学生通过相关的联想,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换角度”思考,运用“批判的眼光”思考,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l       要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是师生多向互动的过程。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我认为,其模式结构可以这样:营造氛围,诱发创新热情     放胆表述,拓展创新思维的空间     交流合作,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    评优激励,激发新的创新动机。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能抛弃是非标准,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进行个性的创新。

上学期,我就以上的模式进行了想象作文教学两种不同的探索,现拿出来与大家一起评析。

1.       在充满情趣的“听”中展开想象。

变换写作的视角,语文课上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一听,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写作的兴趣。为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我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欣赏音乐……”话还没说完,有的同学就睁大了双眼,好象有些怀疑。我播放了同学喜爱的《百鸟朝凤》,放曲之前,我没有布置任何任务,目的就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当中去。听完之后,我只要求大家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我仿佛看见许多鸟儿在大自然自由飞翔。有的说:我看见一只美丽的凤凰在飞。这时,我趁势引导:此时你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你头脑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然后说给大家听。这时,同学们跃跃欲试,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感受。课后,还有学生告诉我,家中还有些大自然音乐,听上去人不仅舒服,还仿佛置身于大森林、草地、小溪旁一样。我想,这样的训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还能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2.       在充满童趣的“画” 中展开想象。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说:“儿童在入学前,就萌发了绘画的兴趣,涂涂抹抹画的小猫、小狗、小树,虽然难以入木三分,但是也有模有样,看了让人捧腹。”可见儿童从小就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到的生活用“写意”的方式表现出来。我在上半命题作文《未来的***》这节教研课时,就利用了这一点。可以肯定地说,未来的任何一件事,一件物品,每个学生大脑里构建的图画,并不一样,他们描绘的事也各不相同,正如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一样。我想,作为老师,没有必要给学生一个固定的场所、地点,重要的是他们是不是在思考。在这样一个演练思维体操的黄金年龄,为学生扬起思维的风帆,插上思维的翅膀,才是教育者的天职。我应该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于是,我用两种不同的声调读题目,然后让学生判断哪种语调更符合本次作文的要求。接着,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并修改自己的画稿;老师巡堂指导,让学生互相提意见,互相补充;最后,选一名学生上讲台讲讲他画的画有什么意义;然后,针对其表述进行简评,建议加入一件事丰富整个内容,最好有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用一件事把想象的未来世界出现的事物串起来。结果,下课后交来的作文千姿百态,想象力丰富,作文结构方式多样,有用倒叙、插叙等各种叙述方式,内容较充实。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小时侯经常玩的“七巧板”和“万花筒”,简简单单的几个图形,便可幻化成千姿百态的事物。对于“七巧板”和“万花筒”,每个人百玩不腻的原因就在于它能激起人们的想象力,激起人们继续玩下去的兴趣;而想象作文教学的道路也很多,但关键是激起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主动去体验、去获取,并且是用他们自己的双手及思维,才能收获丰硕的成果。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