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人物对话描写,把一件事写生动。
2.通过观察图画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人物对话。
3.掌握写对话的一些基本方法:①提示语所处两种位置的方法;②在对话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图意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会人物对话的写法。
难点:写对话时,注意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指 导 课
一、朗读背诵,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想考考大家的记忆力,看看谁能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把它记在脑子里。
2.出示儿歌,学生自由背诵。
“看图作文很容易,
时间、地点别忘记,
动作、神情看仔细,
人物对话合情理,
小小作家就是你!”
3.检查背诵,学生齐背。
二、仔细看图,学习写话
1.看一看、想一想:图上画了什么时间,谁来到哪干什么?小白兔和妈妈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提示:要根据场景和人物的动作合理想象人物的对话。
2.练一练:与同桌分别饰小白兔和兔妈妈进行对话练习。
3.说一说:自愿上台交流。
过渡:怎样把这些对话写下来呢?
4.学一学:学生自读例文《乌鸦反哺》。
5.议一议:你发现这个对话片断有什么特点吗?
①书写格式──人物对话要另起一行。
②写对话时,要正确使用提示语和标点符号。
出示句式:
×××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
★教师提示:两个句子提示语的位置发生变化
两个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发生变化
小游戏:
练习提示语在句子中不同位置的运用。
③知识点补充:描写人物对话时,还有不需要提示语和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中间的另外两种句式,以后我们可以在习作时选用。(学生了解即可)
6.讲一讲:谁上台来说一说整个编好的小故事呢?请用上刚才所学的两种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式。
7.评一评:他的人物对话合情理了吗?(学生自由评议)
教师随机点拨:提示语在句末可表示情况紧急,也避免文章形式单一呆板;
叙述人物语言前加入了动作、神态的描写能使对话更形象生动。
三、知识迁移,练写对话
1.学生自己读课本74页,明白写作要求。
★书中小鱼和小燕子对话一图。
①图上画了谁和谁在说话?
②看看周围的环境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对话。
★书中小朋友买东西一图。
想一想,说一说他们之间有会有什么样的对话呢?
2.学生看图回答。
四、布置任务,练习写作
1.运用顺口溜中教的方法编写一个小故事。注意做到“动作、神情看仔细,人物对话合情理。”
2.强调文中运用两种不同的人物对话句式及书写格式──人物对话要另起一行。
讲 评 课
一、比较文章,引出目标
1.简要小结学生作文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轻声读自己的作文,边读边改。
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教师进行作文修改方法的指导。
①教师引导学生修改作文中的标点符号、错别字、有语病的句子。
②学生各抒己见,说一说这篇文章好或不足的地方。
评价标准:
合理的人物对话;
两种人物对话句式的灵活运用。重点:书写格式的正确使用。
③教师小结:这节课修改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看自己的文章有没有做到“动作、神情看仔细,人物对话合情理。”
④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并把它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
二、上台朗诵,集体修改
请学生大胆上台来朗读自己的作文。
1.他(她)的文章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吗?
学生自由评价
2.你能给他(她)的文章提什么小建议使文章更上一层楼吗?学生自由评价,教师随机点评。
三、总结
教案说明
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经历作文的全过程,丰富学生的生活,从说到写,从仿到作。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读写结合训练是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因此这次指导学生看图作文,一要熟读深思,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尤其是对话的写法;二要处处用心,仔细观察图上每一个细小的画面,弄清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三要开动脑筋,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四要多做多改,虚心听取老师和同学的意见,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五要有学法的指导,总结一些写作的方法,把训练作到实处,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仅会写这堂课上的作文,而是能写这一类的文章。
教师简介
常瑜,9年教龄,2004年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专业。任年级教研组长五年。是柳州市“园丁工程”C类培养对象、柳州市优秀团员、城中区教学能手,2004年荣获柳州市第六届青年教师赛教课一等奖。参与“基于网络教室的合作学习”等课题的研究。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荣获国家、自治区、市级奖励。参加了广西大学出版社《快乐暑假》《快乐寒假》的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