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的提出:
我校是里下河地区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是泰州市首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点实验学校。部分家长对学校每周用4节课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显然,家长的支持与否,直接关系到此课程的动作。本着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又提升家长认识水平的思路,我们确定了“今年种(养)啥最赚钱”的实践课题。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广大农民迫切想知道──今年种(养)啥最赚钱;另一方面,作为新世纪的农村少年也应该关注农村,知农、爱农、积极兴农。同时还能调动部分家长的参与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前农村种植(养殖)业的现状,大略了解各业的收益情况。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会搜集和分析资料,会撰写实践报告。学会与人交往。
3.通过展示活动成果,让家长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从中获得相关的致富信息。
活动过程:
一、积蓄:准备阶段
1.行政引导,全员调查。教师向学生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阐明本课题的基本思路,激发兴趣,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初始阶段只要求学生调查两个简单问题:①你家附近有多少种植(养殖)大户?②他们种植(养殖)的是什么?
2.自由组队,自择课题。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以及从全员调查中所掌握的种植(养殖)大户分布情况,组建研究小队,确定研究课题。拟分为四个研究小队──大棚草莓研究小队、立体养殖研究小队、牛蛙养殖研究小队、蝎子养殖研究小队。健全组织,明确分工,并聘请辅导老师。
3.集中充电,学习方法。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集中对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基本方法传授,人际沟通、交往方法和技巧的传授,以便顺利启动本课题的研究。
二、活动:综合实践阶段
1.实地采访调查。以小队为单位,根据分工和活动计划展开实际采访调查研究。活动中重点要调查清楚这么几点:①种植(养殖)大户投入多少?(包括资金、人力)②种植(养殖)需要多少技术力量?③种植(养殖)需要哪些资源?④现在的行情如何?收益怎么样?⑤种植(养殖)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风险?
2.交流分析处理。通过小队内交流、班级内交流等形式交流小结活动心得,激发学生的调查激情。调查结束后,要及时地分析处理所获得的各种资料。绘制统计图表、撰写调查报告。
3.充实活动成果。到新华书店、图书馆,上网查寻种植(养殖)业相关情况,对比研究结果,完善活动报告。到部门寻求技术指导,扩充新的种植(养殖)信息。
三、倾吐:汇报展示阶段
邀请家长、农技人员、学校领导评估活动成果。汇报展示内容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报告、调查日记、调查心得、种植(养殖)小建议、告家长书等。
四、升华:再度实践阶段
根据评估情况,对评估中提出的新问题进行再度实践,完善活动报告,并适时推出四项活动升华活动效果:①《种植(养殖)大户家中学一手》,引导学生深入到自己感兴趣的种植(养殖)大户家中学习种植(养殖)技术,掌握初步的种植(养殖)方法,积累兴农“资本”;②《我为爸妈当参谋》,引导学生将活动成果向爸妈宣传,帮助爸妈发家致富;③《种植(养殖)小行家》,引导学生将活动成果向广大农民进行宣传,进一步彰显活动成果;④《实践课程促我成长》,引导学生小结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收获,总结经验,自主去开发新的研究课题。
(姜堰市官庄中心小学 丁正后)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