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之二
夜
1 目的要求
一、领会作品人物心理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二、领会小说的情节发展对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
三、分析并学习小说中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的特点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四、了解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屠杀革命志士的滔天罪行以及人民在白色恐怖下反抗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领会题目“夜”的多重意义,从课文中接受有关历史的思想教育。
理解课文采用明暗双线结构写法的作用和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
3 教学时数:2课时
4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介绍时代背景
2 重要字词注音解释
3 理清全文脉络,明确小说中主要人物及其彼此关系。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作业:
要求学生正音、正字,解释词语。教师订正(投影片)
二、讨论小说背景:
1 提问:参考“预习提示”,说说小说标题有什么象征意义。
2 提问:同学们已学过现代史,请对“四·一二”大屠杀惨案作简要介绍。学生回答,教师可订正补充。
三、分析小说情节
1 提问:小说由几部分构成,请指出各部分的起止,并概括各情节主要内容。
2 提问:小说中有几个人物?彼此关系怎样?主要人物是谁?
〔板书〕
3 提问:《夜》的情节设计跟《药》相比较,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请分别指出来。
4 在明确《夜》情节结构特点基础上,教师板书,或让学生填写有关内容,以加深印象。
四、节选有关环境描写和老妇人心理描写部分,指导学生朗读,并分析其作用。
五、作业:完成〔思考和练习〕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 分析老妇人形象,归纳中心思想。
2 认识心理环境及细节描写对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 领会侧面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二、接着上节课分析环境描写和老妇人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及反映的社会现实。
三、分析细节描写对老妇人形象的作用。
四、老妇人形象分析
1 提问:小说中老妇人是个怎样的人?夜里,她的思想感情起了什么变化?请结合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2 老妇人思想感情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一夜之间思想感情起这样大变化,是否符合生活真实?
3 教师可出示图表总结(投影片),小结老妇人觉醒过程。
4 提问:作者描写老妇人的悲惨遭遇和反抗情绪,目的何在?
五、教师在以上学生发言基础上,归纳小说主题思想。
六、讨论:这篇小说为什么不正面写烈士英勇战斗和壮烈牺牲,而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
这是由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现主题所决定的。这篇小说作者着意塑造的不是烈士而是烈士的母亲——老妇人。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其目的在于通过她思想感情变化历程的描写,揭露反动派的凶狠残暴,歌颂了革命者的忠贞,表现了人民在白色恐怖下反抗意识的滋长。正因为这样,作者把老妇人作为正面描写。如果把烈士作为正面描写,并加以着力塑造,那将主次不分,削弱主要人物的塑造,影响主题的开掘。
七、教师小结,归纳本课学习要点。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夜
叶圣陶
1 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2 环境描写与心理描写
第二课时
夜
叶圣陶
1 细节描写
2 老妇人觉醒过程
3 主题思想
注:各项具体内容可用投影片显示,表现形式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