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听、读、说、写综合活动中,提高学生
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二)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市级作文课题组
执笔人: 林中坤、雷浩良
一、研究背景:(与上期相同)
二、研究的理论思考:(与上期相同)
三、总体研究内容:(与上期相同)
四、实施阶段第Ⅲ期研究的内容、过程及方法:
一) 研究措施
我镇的市级作文课题“在学生听、读、说、写综合活动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在取得第Ⅱ期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于2002.2---2002.7进入第Ⅱ期的研究。由于学校领导、课题组负责人以及广大课题组成员的积极参与,现又取得了第Ⅲ期的研究性成果。为了进一步总结、巩固、发展第Ⅱ期研究成果,现总结如下:
1、加强课题管理,强化激励机制。
2、根据原定总课题组和3个子课题组继续分层分级实施。
3、继续加强新课程理论和教科研方法学习,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实施新课程,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转变师生的角色,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激励者,创设更好的学生发展氛围,使学生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这些是摆在我们学校领导、实验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学术沙龙、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研究》等杂志上有关新课程改革,特别是重点学习了口语交际、作文教学方面的理论性文章、实践性文章,还组织教师观摩了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口语交际、作文教学示范课,进行分析研究。所有这些,都更新了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进行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教师迎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挑战。
二)本阶段总课题和各子课题研究重点是:
我们经过研究认为,可以拓展学生习作形成的过程,把习作(“写”)与口语交际相结合,要写的内容先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完成内部言语向口头言语的转化,再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
1、研究激发各年级段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方法、途径等策略。
听
句(低年级)
2. 研究 说 写 段(中年级) 的具体内容、模式,通过实验, 培养学生听、读
篇(高年级)
读
促说,口语交际能力。
三)具体研究策略
1、各年级的具体研究内容为各册教材中“口语交际”和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情景以及各项综合实践活动的表达等。
2、研究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应尽可能设计一些形式新颖,饶有趣味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心境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听、读、说综合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兴趣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的内驱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进行口语交际,自由写作。在实验中,我们把激发学生的兴趣贯穿全过程。我们采取了平时训练和阅读课训练两大块。
第一、平时训练主要利用晨会课、班队活动课以及日常学习生活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谈话。训练形式有以下几种:
(1)口述见闻。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或电视、广播、电影、包括和广告中所吸收的信息中,选一二件,抓住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简单地讲给大家听。由于讲述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因而内容丰富多彩,感情真挚自然,可见说话训练成为交流心得、增进感情的教育活动。
(2)祝贺感谢。指导学生视不同的对象和事情,选用不同的贺词或感谢语,先说说祝贺或致谢的原因,再讲谁祝贺或感谢。如果是自己祝贺或感谢,可以怎样说?如果是代表集体祝贺或感谢,那又应该怎么说?最后还可以增加一些其它内容,例如提一些要求和希望。
(3)求助于人。既让学生学会在借物品、请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时,说些祈求的话。教师除教会学生注意称呼和使用礼貌用语外,还要让他们懂得必须讲明请对方做什么或请求原因。如果对方答应了,该怎么说,如果你不大满意,又该怎么说。要求学生在讲的时候,语言要亲切,态度要诚恳。
(4)自由讨论。教师根据训练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思想实际设计好话题,并恰当地提出议论的问题和中心,使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议。如让学生看一副画、了解一个社会现象后谈自己的看法;抓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自由评论等。
(5)边玩边说。教师可利用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产生表达的欲望,进而流利地说,尽情地讲。例如下面一节课便是我校费群亚教师玩说结合练说话的成功教例。
A、 激发兴趣。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S”形),这堂课将用“S”形来画各种有趣的图画。让我们的图画。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
(评:引语新奇,形式新颖,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B、 画说话。
1、教师用“S”作画。
第一步:一个大“S”形。
第二步:把“S”形补充成“8”字形。下面的圆略微大些。
第三步:在上面的圆形中画一个老头的脸。
第四步:在下面的圆形中画穿着古代官服的圆身体。
第五步:在老头的头上画七品芝麻官的官帽。
2、谁能把刚才老师作画的顺序用上关联词“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
3、学生练说。
(评:具体生动的形象,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培养了儿童的观察力,为儿童理解语言作好了认识上的准备,兴趣自然地从“画”迁移到“话”,进一步激发了儿童的求知欲,驱使着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
C、 学生作画。
1、师:同学们,开动脑筋,展开想象,你能根据这个图形画出哪些图画呢?
2、学生作画。有的画可爱的蚕宝宝,有的画腾云驾雾的龙,有的画枝干犟劲的树,有的画妈妈推着童车带宝宝去散步……
(评:随着思维的积极活动,学生联想、想象的翅膀随之展开。在运用“S”作画时,一个个“小画家”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D、 指导说话。
1、学生展示作品。
教师热情鼓励学生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再用上关联词“先……接着……然后……最后……”介绍作画的经过。
2、夸一夸。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小组内交流,先夸一夸自己的画,再夸一夸同组同学的画,然后个别上台夸一夸他人的画。
(评:此举将“画”和“话”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在创造才能得以施展的同时,享受到了创造成功的欢乐,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创造的热情。)
第二、阅读课作文课训练。
阅读课、作文课是学生训练说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它既有可以依托的说话内容,规范的语言模式,又有老师的引导、点拨与纠正。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注意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智力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因素。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强化训练:
(1)优化提问。良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能说、说好。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提问,要问到学生的心坎上。同时要问得开,让学生有表达得余地,可以多角度地进行回答。例如,三年级的《三袋麦子》,总结课文时,戴彩莲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三袋麦子,你会怎样处理?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要播种了以后,办个食品加工厂,有的要捐给希望工程,有的要送给别人,教别人种麦子,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大家说得很详尽,答案各不相同,达到了口语交际的目的。
(2)复述课文。复述课文是指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重新表述,一般分为具体复述和简要复述两种。复述课文既要学生参照课文的语言文字、故事情节,又要进行组织加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表述。复述课文训练了学生的记忆储存能力、组织加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要求学生复述,这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3)争辩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意见分歧,有学生之间的、师生之间的、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教师可以抓住问题的实质与矛盾的焦点展开论辩。论辩一般方式是:先指出对方错在哪里,再说为什么错,接着阐明自己的观点,最后提出改正意见和要求。
另外,还有许多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总之,阅读教学中练说话,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及时运用了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提高了说话能力。
3、研究并运用各年级段18种二级语言转换模式。
同一生活题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各年级段,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有层次、梯度性,口语交际能力要螺旋上升。
低、中、高年级各个子课题要研究并实施由“说” “写”的语言转换模式、方法。我们参考了文献资料和现代作文教学研究成效,经过课题组骨干教师的共同分析、研究,找到了18种二级语言转换模式:
一级 二级
①听、读中理解字词—―――结合口述练造句
②听、读中理解句式—―――结合口述用句式
③听、读中理解标点作用—-结合口述表停顿语气
④听、读中理解词群—―――结合口述练话序
⑤听、读中理解解题—―――结合口述说题意
⑥听、读中学分段、归纳段意—结合口述练提纲
⑦听、读中概括主要内容—-结合口述练大意
⑧听、读中学分主次内容—-结合口述安排详略
⑨听、读中学归纳中心思想—结合口述明主旨
⑩听、读中学捕捉重点段—结合口述练精彩片段
⑾听、读中学段落结构式—结合口述谈布局
⑿听、读中学作者的观察方法—结合口述练观察
⒀听、读中学学词句锤炼方法—结合口述练用词准确
⒁听、读中理解事物联系(前因与后果、环境与事物、动态与静态、事物与联想、外表与内心、顺叙与倒叙等)— 结合口述练逻辑
⒂听、读中学描写—――结合口述描述
⒃听、读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结合口述表情谊
⒄听、读中学创造———结合口述练创造
⒅听、读中学变体(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等)—结合口述用变体
由一级(听、读)———二级(说)一般要求为直说,可以不加任何修饰,也可加入修饰、限制。使口头语言稍生动、稍形象,即我们按“我口说我心,我手优写我口”,以听促说,以读促说,以说促写,教师指导学生在“说”向“写”转换时分两种梯度:第一种梯度为“我手写我口”,第二种梯度为“我手优写我口”。为了“优写我口”,我们要求学生在合作组内口述的基础上,组内成员相互评改,口述者吸取评改精华,润饰口述内容表达。
4、创建“在学生听、读、说、写综合活动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这一新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口语交际教学模式,探索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新模式,是本课题的一个研究重点。我们借鉴国内外口语交际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验与研究,总结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开放式的多向互动的口语交际教学新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口语交际教学质量。
A. 总体模式:
听
句(低年级)
说 写 段(中年级)
读 篇(高年级)
听读材料 思维组织 同座互 当众口述 吸取精华
积累素材 想像构思 说互改 集体评改 润饰口述
再评再改
B.常见的口语交际训练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1)看图说话的课堂教学模式:
①指导观察—指导口述—组织评改—练习说话—评改完善(低年级)
②独立观察—尝试口述—互说评改—尝试说话—导评完善(中年级)
(2)观察取材—引导构思—口述评改
(3)命题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①引导审题—交流选材—指导构思—口述评议(中、高年级)
②独立审题—自主选材—独立构思—口述评议(高年级)
(4) 即兴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出示题目—快速构思—即兴口述—导评点拨(高年级)
(5) 情境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观察情境—口述情境—评议口述—导评提高(各年级)
五、本期主要研究工作:
1、期初,课题组负责人商讨本期研究策略,召开总课题组和子课题组组长会议,总结上期工作,部署本期工作,然后分子课题组召开研讨会。
2、每位课题组成员向学生介绍本期研究重点和策略,并在各班进行实验与研究。特别是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3、每班每周安排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增加阅读量。利用晨会课、中午时间或写字课、兴趣活动课等时间组织学生继续开展“谈天说地”、“即兴演讲”等口语交际活动。(3分钟/生)
4、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演讲比赛。
5.各子课题组选派教师上口语交际研讨课、观摩课,并组织实验教师进行评议。
6、召开课题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外出考察、观摩名教师上口语交际课,或看VCD 碟片等。
7.进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调查,教师每人上交一份有较高质量的口语交际课教案。
8.各课题组成员撰写本阶段实验论文,子课题组组长林中坤、雷浩良撰写本阶段阶段性报告(二)。
六、研究成效
(一) 通过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听、读、说、写”的综合素质。
课题组成员能紧紧围绕本学期的研究重点展开实验与研究,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我们利用写字课、晨会课、兴趣课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们充分运用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项目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充分利用班队活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让学生讲故事、演讲、表演课本剧、小品等展示自己的成果;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本期,各校还利用周六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为各校新世纪畅想文学社社员进行口语交际和作文指导,积极向正规报刊推荐优秀作文,又有5篇学生作文在市级及其以上发表或获奖。我镇要求各校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积极开展“五小”活动(即人人争当父母小帮手、争做学习小主人、争做文明小标兵、争做互助小伙伴、争做环保小卫士等活动)。通过综合实践体验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引导学生争做合格“小公民”。我们以这些活动为素材,组织学生开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现场作文竞赛。通过认真评比, 万绥小学四(2)班郑梦瑶、四(3)班汤泽,孟河中心小学五(1)班俞海洋、五(4)巢叶露,孟河中心小学六(4)班曾文菊、山北小学六(2)班蔡欢分别荣获各年级组一等奖。
(二)通过实验与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1、教师从事口语交际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实验教师,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能重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教法与学法的研究。我们经常让实验教师上研讨课、示范课。通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一系列研讨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些课,学生思维活跃,动手动脑、动口,与教师、同学平等对话,多向互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尤其是教师的教法灵活,在课堂中真正把课堂作为策划中心,指导学生自主口语交际,自主习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如我镇举行了常州市和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孟河中心小学王刚校长执教的作文课——《我家的一个星期天》,林中坤主任执教的《詹天佑》,雷浩良教导执教的《恐龙》,万绥小学戴彩莲执教的《日月潭的传说》潘晨光校长执教的《井》都能体现口语交际和作文的教学策略。我们还组织镇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上了作文和口语交际的研讨课如《口语交际-自我介绍》《铅笔刨刀》《秋天的树叶》《 难忘的……》《假如我是……》等。
2、实验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广大教师自觉运用已有研究成果,并不断进行创新、探索,撰写有关论文、案例。我们这一课题实施以来,在已有30多篇论文、案例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的基础上。本期,教师的教科研论文又有了可喜的成果,我镇组织了评选,在此基础上向上级推荐。
从这学期我镇构建的口语教学模式实施成效来看,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均有了的提高。这是因为口语教学模式,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感性知识的积累,在课堂教学及平时能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一模式,还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素质,这说明,我们的以听促说、以读促说,以说促写的作文教改实验已初见成效。
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