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多渠道训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
【字体:
多渠道训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福建永春达埔东园小学    康俊美      
    口语已成为学生交流传递学习、生活信息的重要渠道。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能言善辩、善于与别人交往互动的人。因此,为了适应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我们现在就必须要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到重要位置。修订教材在这一方面已经有所体现。从语文第一册开始,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有的重在拓宽学生的视野;有的重在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有的重在培养学生的说话技巧、态度。下面谈谈我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几种做法。
    一、课堂教学,重视口语交际训练
    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是。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课之中,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在质疑释疑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质疑、释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尤其是释疑的环节,就是通过互相讨论,甚至争论来求取真理、提高能力。这一环节中,既有师生双向的信息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立体交流,教师重视这个环节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在讲读“小金花与妈妈救侦察员,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时,有的学生就质疑:既然小金花已经救出了老王,为什么妈妈还要与敌人同归于尽呢?难道没有其它可以摆脱的办法吗?”针对这个疑问,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看守老王的鬼子有多少?(2)妈妈用什么方法引出那个班的敌人? (3)妈妈有没有摆脱敌人的能力?为什么要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样一启发,“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畅所欲言。一同学说:“我觉得小金花的妈妈她要保证老王安全脱险,才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另一同学说:“小金花妈妈她心中充满着对志愿军的爱,而对敌人充满着恨。因此,她是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力救老王的。”瞧,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这样,在质疑,释疑中既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训练学生语言的条理性,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2.在评议中加强口语训练。
    开放的语文课堂,使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时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伙伴的读书,答问常常主动要求发表见解,并说出自己的看法,被评议的同学或是虚心接受,或是针锋相对、坚持己见,他们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这样,在评议时他们乐于交流,敢于争论,正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良好时机,教师应好好把握。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文描写草塘景色一段文字时,我让学生针对“仔细瞧浪花……茫茫地跟蓝天相接”这部分该怎么读展开激烈争议。有的说要读得轻柔、舒缓,认为作者是被这美景陶醉了。有的说要读得欢快、高昂,原因是草塘如此之大而美,作者想高唱一曲赞美之歌。还有的学生说读时要此起彼伏,原因是要表现作者惊喜、激动的感情。尽管学生的理解不是尽善尽美,但却萌发了创新意思,同时,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合作学习中加强口语训练。
    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个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训练提供了机会。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人人都要发言,讨论达成共识或者保持不同意见。全班反馈时,既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发表看法,互相补充,也可以推荐代表阐明本小组的观点。这样,使口语交际训练面广,增大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如学了《乌塔》一文后,我提出一问:“对于乌塔独自一人外出旅游一事,你们有什么看法?”于是各小组的同学 纷纷发表意见、争议、讨论,推出各自见解:“我们组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我们组认为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我们组认为如果要独自一人外出旅游,须经父母同意,但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一定非外出旅游不可。”……同学们的想法不一,却是各组同学经过了积极地探究、合作得出结论。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加强了口语训练。

    二、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欲望
    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和谐民主的氛围则是大胆进行口语交流的前提。所以,教学中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欲望,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1.游戏测评。比如,我设计游戏的主题“采摘丰收果”,我将整个教室布置成了一个“知识乐园”。教室的正中间用桌围成了一个果园,果园里有三棵树:一棵苹果树,一棵梨子树,一棵香蕉树,每棵树上都结满了五颜六色的果子,每个果子的背后都贴有一道题。准备完毕,我坐在果园里等着学生来采摘丰收果,每进来一个学生我就满面笑容地说:“欢迎你来采摘丰收果,这里有苹果、梨子、香蕉,去摘一个你最喜欢的吧!但是每一个果子都有一个小问题要问你,你回答出来了,才可以把它摘走。”学生用通顺、流利的话回答问题后,我便给予鼓励。这种游戏测评充满着趣味性,学生们乐于参加,并且积极地动脑动口,从而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2.角色表演。小学生天性好动好玩。表演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使学生进入交际情境。如我在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扮演渔夫、老太婆以及金鱼上台对话表演。老太婆的贪婪、渔夫的软弱无能、金鱼由报恩逐步到强烈不满,都通过学生的对话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生动形象,口语交际性强。这样的表演,有声音,有动作,学生爱演爱说,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此外,还可创设动手、评析、想象创造、联系生活、电脑操作等情境以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丰富交际内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课外实践,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考察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我在每次活动前先尊重学生的需求,从学生讨论中再提出要求,学生乐于接受,能主动积极在参观访问活动中与周围的人进行口语交际,我还把交际延伸到活动后的主题班队会活动中;或是根据教材、社会现象随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如,学完《落花生》一课,我让学生去采访父母,采访周围的大人,看一看他们是愿意做花生那样默默奉献的人,还是愿意做石榴、苹果那样既好看又有用的人,看一看现在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既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又是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好机会。
    2.体验活动。如:走进超市购物、到菜场买菜、网络生存活动、绿色小天使、走进演播室、安全岛上保安全等。这些体验生活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口语交际空间,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学会和各种人进行口语交际,因此,他们都乐于参加,乐于充分展示自己的交际才华,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旅游活动。如: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旅行”,去观察周围的自然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带领学生到果园、河岸、田野,告诉学生:我们的课本,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太阳、树木、花朵、云彩、蝴蝶及各种颜色和声音。每出去参观一次,就把大自然的书读上一页,让孩子心里诗的琴弦响起来,激活他们用语言表达愿望,使口语交际能力在观察体验中得到发展与提高。
    总之,口语交际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有心、留心、用心,就能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从课堂中培养,到活动中训练,再走进生活实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精心培养到勤加训练再到实践应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还为他们更好地学习、生活乃至日后成功地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