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瞧了孩子
连山区站前小学 韩艳梅
教学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我最深的体会是这套教材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它不再有普通教材那种层层相扣的训练体系,也就解放了孩子的思维,活跃了孩子的思维,它让孩子们敢猜,敢想。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也常常收获惊喜。
记得在教学连减法《乘船》一课时,我仔细琢磨了教材,仍然对孩子能否解决问题表示怀疑。孩子们能自己算出“还有几人不能上船”这个答案吗?
上课铃响了,为了创造数学情境,我请班级画船最好的赵祥盛画了两只大船,又请画人物较好的同学画了一队小朋友,我给图画标上了数字:“99人”“可乘44人”“可乘26人”。然后,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能说一说吗?”立刻有学生举手,简明说了图意:有92个小朋友乘船去游玩,岸边有两艘船,一艘能坐44人,一艘能坐26人。我鼓励了发言的孩子。然后,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两艘船够吗?还有几个人不能上船?”另我惊讶的是许多孩子异口同声:“不够!”原来孩子们都在思考!我一阵欣喜,赶紧说:“你们是怎么想的,能算一算给老师看吗?”孩子们立刻动笔计算。我走下讲台去看孩子的算法,这一看真让我高兴万分。孩子们算法各异。有的用连减:94-44-26=22;有的分步列竖式:92-44=48,48-26=22;也有的先算44+26=70,92-70=22。教材上的几种想法,孩子们都想到了。我真为这些孩子自豪!当然也有算不出答案的。我请会算的同学到讲台前做小老师讲一讲自己的算法。这些小老师真不简单,讲的有板有眼,条条是道。就这样,没用我这个大老师讲解,孩子们自己就解决了问题,学会了连减的计算方法。我看得出洋溢在孩子脸上的自豪感,幸福感。
可别小瞧了这些孩子!请相信我们的学生!这是我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如果我们给孩子们一根杠杆,说不定他们真的能撬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