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品茶 说茶综合性学习
        ★★★
【字体:
品茶 说茶综合性学习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品茶、说茶综合性学习
             安徽省青阳县实验小学  章丽娟  邮编242800
  活动目标
  1、掌握查找资料,应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欣赏关于茶的文学作品,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品茶,融进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茶的喜爱和对茶文化的热爱。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时间4周,学生分7组,每组分别按主题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组收集有关茶的历史的资料;
  2、第二组收集有关茶的种类及中国名茶;
  3、第三组收集有关传统制茶、泡茶的方法及茶道艺术;
  4、第四组收集有关茶的诗歌、散文,品读咏茶的美词佳句,感受茶文化的精髓;
  5、第五组收集有关茶的掌故,感受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6、第六组收集有关茶的歌曲,聆听美妙的歌声,用歌唱的方法寄托对茶的情思;
  7、第七组收集有关茶的图片,从色彩、构图、意境,感知中国茶文化的情韵。
  资料共享
  1、每组将收集的资料列出专题,装在袋里并命名,如(1)“源远流长的茶文化”,(2)“名茶大观园”,(3)“制茶工艺知多少”,(4)“清香的茶文”,(5)“趣味茶掌故”,(6)“优美的茶歌声”,(7)“多彩的茶图片”。
2、小组交流时间一周,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心得,小组合作交流,协作学习,资源共享,提出建议,学生课下对资料袋再进行整理。
  活动过程
1、负责收集图片组的学习任务:一是装饰黑板,黑板正中写上美术字:“品茶、说茶”,黑板的右下角画一壶清茶,飘散出缕缕茶香;二是在教室后面布置一个画展,将收集的图片装饰后展出来,通过教室的布置,展示学生画画才艺,为课堂营造氛围,并评出“茶画家”。
2、歌声导入。课件播放《采茶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品茶的兴趣。
3、品茶。让第三组的同学为同学们表演茶道艺术,并为每位同学斟上一杯热茶,学生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姿态,欣赏茶的色泽,闻一闻茶水散发出来的清香,品尝茶的味道,并交流喝茶的感受。
4、说茶。这个环节由学生自己主持。
(1)茶史研究。其他六组各提一个关于茶的历史的问题,由第一组解答,并在这组同学中评出“茶史小灵通”。
(2)名茶比拼。学生所竞赛的形式说出各种名茶,比谁接得快,说得多,并评出“名茶脱口秀”。
(3)故事比赛。看谁讲得清楚,看谁讲的故事精彩,吸引人,并评出“茶掌故大王”。
(4)茶文赏析。看谁背出的关于茶的诗歌多,通过朗读,看谁读的有节奏,有感情,有韵味,通过赏析,看谁能品出茶文的韵味,并评出“茶文鉴赏家”。
(5)歌声荡漾。赛唱关于茶的歌曲,看谁唱得好,并评出“茶歌小百灵”。
(6)说茶抒情。在品了清茶,看了“茶画”,赏了“茶文”,听了“茶歌”之后,你想说什么,请你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感悟,并从语言、内容、意境等方面评出“品茶、说茶专家”。
(7)全体同学在课件配放的音乐下同唱《采茶曲〉。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主题渗透了课程综合化的思想,将语文学科与美术、音乐、历史等其他学科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及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中在不同内容和多种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就语文这一门学科来说,又将看、听、写、读、品等各种能力的培养综合在一起。
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不仅学会了获取资料的方法,而且也学会了分门别类整理资料的方法,特别是在课堂上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像茶画家、茶史小灵通、名茶脱口秀、茶掌故大王、茶文鉴赏家、茶歌小百灵的评选,使学生倍感新奇,兴趣盎然,劲头十足。
3、教师在主题活动中关注和努力的根本对象,不是各种各样的“作品”,而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本身,评价的主要依据是看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和态度的变化,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和竞赛过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探究、创新、合作的精神。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