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高中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 >> 资源正文
《病梅馆记》精品教案设计2
        ★★★★
【字体:
《病梅馆记》精品教案设计2
作者:未知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31

病 梅 馆 记
龚自珍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 理解本文“以”字的用法;
3. 认识作者在当时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教学重点]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教学难点]
第一自然段。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字词正音:
欹qī(倾斜)  诏zhào(告诉)  斫zhuó(用刀斧砍)  遏è(阻碍)  
诟gòu(辱骂)  贮zhù(贮藏)

解题:
    初中时我们曾读过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崐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崐杀人才的强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今天我们要学崐的是龚自珍在闩一年写的控诉残害人才的另一篇作品。
    《病梅馆记》又名《疗梅说》,选自《龚自珍全集》,是一篇政治性的讽崐刺杂文或政治小品。
    龚自珍(1791─1841),号定庵,字瑟人,浙江仁和人,是我国晚清时代进崐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是提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自幼崐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小学(隋唐以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统称为崐小学)、经学、史学、散文、诗词等,都很有研究和成绩。他写的散文有300多崐篇,诗词近八百首,著作《龚自珍全集》。
    他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急剧解体,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外国帝国主义国崐家加紧对我国进行侵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他在政治上主崐张打破现状,变法图强,他对外来的侵略,主张坚决抵抗,反对妥协投降。他崐在学术上主张面对现实,冲破儒家思想束缚,提倡学术要为现实政治服务。曾崐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
    龚自珍自己也是被扼杀的人才之一。他1839年被迫辞官(曾任国史馆校对、崐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南归,悲愤交集,写下本文。迫于当时的崐黑暗统治的严酷,难于明言,只好以物喻人,借梅喻政,用含蓄隐晦的笔法表崐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病梅”指改成病态的梅树,文中借指受压迫、摧残的人崐才,“病梅馆”是作者设置的医治病梅的处所,这个地方的开辟,寄托了作者崐拯救人才、保护人才的理想。
    这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借喻的手法,从表面上看,字字句句都是在讲梅花,崐没有一句题外的话,但实际上处处都含有寓意,比喻十分自然贴切,充满了强崐烈的感情。
    “记”是一种文体。

课文简析:
    江宁⑴之龙蟠⑵,苏州之邓尉⑶,杭州之西溪⑷,皆产  梅。或曰: “梅
                                                  出产
以      曲  为  美,直  则无姿;以      欹⑸为美,正  则无景;以
把(枝干)弯曲当作    笔直就  风姿  (树身)倾斜      端正    景致(枝叶)

疏  为美,密  则无态。”固也⑹。    此  文人画士心知  其意,未可明
稀疏      稠密    姿态  本来是这样  这些          明白  意思    公开

诏  大  号⑺以绳⑻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      斫⑼直,    
宣告大声号召  约束                    让      种梅的人砍掉直的枝干
              绳:名作动(意为用这个标准来衡量)

删  密,        锄  正,        以夭梅    病梅⑽  为  业  以求  钱也。
剪去茂密的枝叶  锄掉端正的树身  来使梅弯曲使梅得病作为职业来求取钱财
    密:形作名       正:形作名     夭:使动用法  病:使动用法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        蠢蠢      求钱之民能以  其智力为也。  有
  的              不是(那些)忙忙碌碌地          凭借      做到的  有

  以文人画士孤癖    之隐⑾明    告  鬻梅者,斫其正,养  其旁    条⑿,
人把        偏嗜成病的情趣明白地告诉卖  的人        培养  横斜的枝条

删其密,夭其稚枝⒀,锄其直,遏  其生气⒁,以求重价: 而  江浙之梅皆病。
            嫩              阻碍  生机        高价  因而        都成
        夭:使……弯曲,使动用法

          文人画士        之祸  之烈    至  此      哉!
为病梅了。        (造成的)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种地步了

                    第 二 课 时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    完者,既  泣之      三日,乃誓疗  之:
                          一盆是完好  已经为它们哭了几天      治疗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纵  之  顺  之,          毁其  盆,悉  埋于地,解其棕  缚⒂;以五年
解放它们顺应它们的自然生长  那些    全部            棕绳束缚  用
纵:使动用法使……纵  顺:使动用法,使……顺

为  期,必复之          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⒃,辟
作为期限  让它恢复(本性)让它健全(起来)                    辱骂    设

      病梅之馆以贮之。
(一个)
          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呜呼,安  得使予多  暇  日,又多闲田,以广  贮江宁、杭州、苏州之
          怎样能    多些空暇时间            大量

病梅,穷  予生  之光阴以疗  梅  也哉!
      穷尽  一生  时光  治疗病梅

简析:
一、产生病梅的根源:
  1.举出有的人对梅的审美观点。
  2.进一步指出上述观点是文人画士的观点──揭示病梅的社会根源。
  3.写文人画士的帮闲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
    最后一句议论──满怀义愤。
二、写自己疗梅的决心和行动。
三、以感叹作结。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
    本文要表现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题,揭露批判的对象是清朝统治者压抑崐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在当时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这是很难从正面直崐接论述的,因此,作者巧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面上句句讲梅,实际上崐都有言外之意,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时政,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崐放的强烈愿望。
    但作者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桎梏时,未能认识人民大众的力量,而试图以个崐人奋斗来解除封建专制的束缚,这就是作者的思想上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崐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