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一 班 班 务 计 划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有幼儿40名,其中男24 名,女16名。幼儿经过二年半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全班幼儿各项能力都有所提高,体质有所增强,能适应集体生活,多数幼儿能友好相处,不与同伴争夺玩具,不打人,不骂人,愿意和同伴交谈,会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愿望和请求,能主动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多数幼儿形成较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手眼较协调操作材料和工具,较熟练使用运动器械,并能注意安全,但由于年龄差异和能力的强弱,个别幼儿的动作发展不理想,学习思维不积极,完成任务速度慢。
还有半学期小朋友就要毕业了,为使幼儿能顺利自然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老师需要和家长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让幼儿在心理上,行为上做好入学准备,在思想上克服以往漫无目的的玩耍,开始关注有目的,有系统的学习,在生活方面,克服依赖性,培养独立性,提高自理能力,在学习上,克服随意,被动倾向,朝自觉,主动的方向发展。
二、具体措施:
(一)、班级管理
(1)、进一步明确、规范一日常规,教育幼儿严格遵守。针对班内个别幼儿活动时自由散漫的现象进行纠正。特别是几个新生,建立他们的常规意识,使他们能较好地参与一日活动。
(2)、继续采用评奖的形式,从锻炼、卫生、学习、礼貌、爱心等方面对幼儿进行评价。采用每天一小评,每周一大评的形式,鼓励幼儿进取的积极心。同时我们也采用组与组评比的形式,激发幼儿集体精神和竞争进取的精神,巩固良好的班风班貌。
(3)、开展生动有趣的班级活动。如 “唱歌比赛”、“跳绳比赛”等系列活动;“春游”,“庆六一”“走进大自然”等活动,定期带幼儿外出接近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并初步建立环保意识。
(4)、孩子们能熟练用筷子吃饭,能自己穿脱衣服,整理自己的物品,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大大地提高。本学期我们除了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还鼓励他们帮助同伴或弟弟妹妹。
(二)、教育教学
(1)、为幼儿创设具有兴趣性和探索性的可供幼儿与之相互作用的活动环境。根据主题内容,准备适当的环境和材料引发幼儿的兴趣,并引导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操作材料的活动中主动地“学会”。
(2)、活动中尝试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究环境、操作材料,发现并解决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3)、最后是及时投放和更换活动材料,并注意活动材料的层次性。不断为幼儿提供更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活动材料。幼儿得到发展的同时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4)、充分利用活动室内外墙面,展示幼儿作品、记录幼儿表现。活动中抓住教育时机开展生成活动。
(5)、丰富各活动区的材料。鼓励幼儿同教师一起收集、制作。教育幼儿爱护各种材料,轻拿轻放,学会整理。同幼儿一起制定进去活动规则,教育幼儿要遵守。不断提高幼儿在各区中活动的技能,丰富他们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孩子用商量的办法去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能尝试互相进行合作。
(6)、积极开展班级特色教学。
(三)、家长工作:
(1)、在主题开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做好家长工作。多和家长交流,让家长明白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并及时反思,教家长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怎样查找资料,领孩子向周边人请教等。使我们的主题活动在家长的各种版面充分利用,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在园生活情况。配合下有声有色的开展。
(2)、各种版面充分利用,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在园生活情况。
(3)、认真开好家长会,并组织好向家长开放的半日活动。
(四)、每月工作计划:
2月:
1、制订班级、教学活动
2、常规教育活动
3月:
1、庆“三八”活动
2、讲故事比赛的开展(持续到下个月)
3、布置主题版面“会唱歌的春天”。
4、认真准备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的二个活动一个游戏,及晚上的家长会。
4月:
1、跳绳比赛的开展
2、春游
5月:
1、准备六一活动
2、小竞赛:五子棋
6月:
1、庆“六一”
2、大班毕业典礼
3、配合保健老师做好幼儿身长、体重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