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实践中的感悟与思考
同煤集团实验小学 张育红
新课改在我局已经实施了两年,时间虽短,但给我们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新一轮的课改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在新课程的推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知识的传受者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渗透,只有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以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 转化为与学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在共同探究中共同发展。例如在学习小学广播体操《雏鹰起飞》教学中,体育教师用图片展示每个动作,学生分组讨论,先分解后完整。然后师生集中学习交流心得体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只有确定与学生共同探究的角色才能与新课程理念共同发展。
二、真诚地赏识学生
在新课程中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很重要。如在体育课中,教师做很多“小红花”,课堂上哪个孩子有好表现,就在他们胸前贴上。这种方法能激发孩子们的进取心,强化了其优良行为,孩子的表现积极主动,这样注重了对孩子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要作赏识者就要关注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良行为。例如在二年级体育课中,学生围成圆圈做前滚翻,由于场地小一名同学的脚蹬到前一个同学的脸上,顿时他无奈的看着哭泣的同伴,此时教师敏锐的观查到情况立即停止练习,问清原委后说:“如果有人伤害了同学该怎么办?”这位同学马上走过去大声说:“对不起,是我不小心。”同时老师又鼓励受伤的同学做坚强的男子汉,两人在师生的掌声中握手拥抱,教师当场表扬了他们,这样即现实了新课程的目的,又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养成。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实施在新教材新教法上层出不穷,教师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我们小学体育课大多以情景教学为主线,以故事情节和各种模仿练习来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对运动兴趣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中得到充分体现。试想没有欢乐的运动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放弃过去机械古板的教学模式,少一些讲解多一些练习;少一些生硬性的传统练习,多一些自主练习;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创新;少一些检查与批评,多一些引导和鼓励。诚然,课程理念要根据目标设计,针对目标恰如时机的“放”与“收”,使全体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心理健康、情感意识、社会适应等等。 四、创新与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环境,鼓舞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例如在三年级跳绳教学中,学生在学会跳绳动作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各种跳法,于是学生做“双摇跳”“正反跳”,各种方法层出不穷。而后再让学生自行设计游戏,当学生自编出“摆数字”“做起跳线”等,学生的创新想法比老师更丰富,效果更好。又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学生尝试了各种跳法之后,师生归纳总结出“兔跳”“猫跳”不如“蛙跳”远。学生在模仿青蛙过河时,一些学生由于能力差或没有掌握动作要领而落入“小河”,教师看到只做简单的提示“不要落水”,这时如果启发学生“落入水中该怎么办?”学生会说“学青蛙游泳”“跳上桥”等帮他上岸的一些富有创新的思维火花碰撞出来,这样既增加了运动量又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五、正确的评价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要做到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运用激励和鼓励对优胜者多提否定评价,激励他们“芝麻开花节节高”,对中差生多提肯定评价,鼓励他们“天生我才必有用”,做到时机准确,语言精练适度,使他们为自己的“闪光点”而喜悦。另外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相互交往的机会。 总之,新课改中我看到了时代对体育教学的呼唤,新的体育教学改革已扬起了风帆,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