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动入境,本心乐为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成为故事的主人公,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情节(课堂教学)中去,自主地学,主动地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九年制义务教材《体育和保健》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便于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创设一定的故事情节来组织教学。如在《千山万水》、《夺取胜利》等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告诉学生,我们是解放军战士,要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或夺取敌人的某某阵地),一路上要遇到许多艰难困苦,希望大家以军人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确保战斗的胜利。活动中,学生个个奋勇争先,情绪高涨,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活动中去,同时,在军人准则的约束下,保证了队伍的整齐性。并能配上枪炮声的音乐,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再如投掷类教材可创设投弹,炸碉堡之类的情境,跳跃类教材可举行森林运动会来组织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秩序井然,课堂气氛热烈。
2、张驰结合,交替训练
小学阶段,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整堂课让学生沉没在教师的哗哗不休与指手划脚中,那无疑是一件令他们头疼的事。为让学生有张有弛,教师不妨在恰当的时刻给学生一点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时间,去完成一些自己爱做的事,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解放。教师的任务只在于如何把他们的活动与自己的教学联系起来。如队列教学中,学生听了老师无数遍的"一二一","向左(右)转",他们早想自己也去尝试一下。这时教师不妨给他们二三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组合,去尝试练习今天的队列,他们保证会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喊着"一二一",做得无比投入,如果发现有人错了,还会比老师更耐心地帮他改正。有一次,我在做仰卧推起成桥的教学中,在学生会成桥动作后,我让他们利用垫子自由活动二分钟,这时,学生有的搭桥,有的翻跟斗,有的侧手翻,还有的钻起了"桥洞",学生人人参与,积极主动,玩得不亦乐乎,特别是"钻桥洞"的创举让我赞叹不已。可见,在教学中,给学生二三分钟的自由空间,既遵循了培养学生自我活动能力的要求,又满足了学生无放松的需要,使学生能精神百倍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3、竞赛刺激,活而有序
小学生喜欢比赛,爱竞争,好刺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度地运用比赛法,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体力与智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诱发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但是有比赛必有胜负。胜的一方固然欣喜若狂,但屡战屡败的一方谁都会没精打采。没精神就会厌倦,厌倦就会走神,就会使教学循序凌乱,达不到比赛的真正目的,故老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使每组通过努力都有获胜的希望。同时,教师应注意在比赛中,给"常败将军"以机会,比如说调整距离,降低要求等等,使他们也有夺标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他们取得胜利时,要加以表扬,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防止因走神扰乱正常的教学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