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凡卡
        ★★★
【字体:
凡卡
作者:张小燕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7
教学内容:《凡卡》 
第一课时 
                              执教:张春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真“蘸、戳、撇、醺”4个字,能正确读写生词,将名字读流畅。 
2、读通读熟课文,感知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3、启发学生激情朗读凡卡写信内容,初步感受凡卡的悲惨境遇。 

教学准备: 
小黑板(1)生字组成新词(2)文中不好读的名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生活多姿多彩,在16课《“精采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我们了解到了德国作家巴德·舒尔柏格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童年往事;在17课《童年的发现》中,我们又了解到了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在童年中的有趣发现,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9岁的新朋友——凡卡,让我们随着课文一起去了解了解他的童年生活。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熟。 
1、自由读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1)读词 
立柜   生绣   摩平   爹娘   羊皮袄   稀粥 
暖炕   楦头   照应   邮差   揪头发   高筒毡靴 
醉醺醺   蘸墨水   撇嘴   戳 
师相机指导多音字:摩(ma)平     邮差(chai) 
轻声:照应(ying) 
(2)把下列名字读流畅。 
阿里亚希涅   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日发略维夫老爷 
卡希坦卡   伊凡茹科夫   艾果尔   阿辽娜   菲吉卡 
(自读 — 开火车读 — 齐读)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九岁的凡卡·茹科夫被乡下爷爷送到鞋匠那儿做学徒,受尽折磨,过着难以忍受的悲惨生活,因此,写信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回到乡下去) 
2、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件事呢? 
(准备写信 — 写信 — 寄信)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引导生自读自悟。 
多么可怜的小凡卡啊!年仅九岁就饱受折磨,因此才会写信苦苦哀求爷爷带他回去,才会这样想念爷爷,想念在乡下与爷爷一起渡过的美好时光。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相关段落是信的内容,哪些段落写了凡卡美好的回忆。 
2、认真填写读书卡,把找到的段落及主要内容写下来。 
项   目    相关段落    主  要  内  容 
信         
回忆         
3、抽生交流学习情况。 
五、引导读文,激发情感,初步感受。 
九岁的凡卡孤苦伶仃,在老板家受尽折磨,多么让人可怜啊!多么值得人同情啊!难怪凡卡会写信苦苦哀求爷爷带他回家,让我们一起读读凡卡写的信,去更加深刻地了解,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涯。 
板书: 
22、凡 卡 

准备写信 
写    信〈 信的内容回    忆 
寄    信 
《凡卡》教案 
第二课时 
                                  执教:黄永虹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对凡卡,以及凡卡写的这封信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凡卡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呢?(指名答:希望爷爷把他带回到村子里去)。凡卡为什么希望爷爷带他回到村子里去呢?(指名简要的答:在莫斯科的生活十分悲惨) 
二、直奔重点,体会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凡卡把他所受的种种苦难都在信中告诉了爷爷,你认为在这封信中什么地方最能集中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8、10、15自然段)。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八自然段重点学习体会。 
(1)自由、小声的朗读,读流利。 
(2)再读,同桌讨论。 
弄清凡卡在哪些方面受到了怎样的虐待? 
(3)集体交流、汇报凡卡所受到虐待。 
从以下四个方面总结:a.遭毒打    b.被捉弄 
c.吃不饱    d.睡不好 
(4)练习有感情朗读(师注重指导) 
假如你就是凡卡,此时此刻正赤着双脚,跪在冰冷的地止向爷爷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求爷爷尽快带自己离开这个火坑,你会用怎样的语气跟爷爷说。 
学生自己练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再全班读。 
注意读出凡卡生活的凄惨及绝望中的哀求、呼救。 
2、用有感情朗读的方式学习文中第10、15自然段。 
进一步体会凡卡内心的痛苦和想离开的急切心情。 
师小结:莫斯科的生活是悲惨的、痛苦的,凡卡如此急切的想回到乡下农村去生活,那么农村的生活就是很快乐、很幸福的吗? 
三、学习插叙部分,领悟表达方法,深入体会感情。 
1、学生找出插叙部分。 
引导找出其中的重点段落第4、13自然段。 
小结出凡卡回忆的两件事: 
(1)爷爷守夜的情景。 
(2)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 
从这两件事中小结出:凡卡在乡村的生活也是苦的。 
可他为什么还这么急切的想回到农村去呢?可见城里的生活是更加的苦、更加的悲惨。 
师小结写作手法:回忆农村的生活和城里生活的对比。 
更衬托出城里生活的悲惨。 
(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 
总结:凡卡在城里的生活是那么悲惨,在农村的生活也不幸福,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揭示中心:这是当时沙皇的黑暗统治造成的,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四、拓展训练,激发情感。 
凡卡满怀希望地把他那宝贵的信投进了信箱,这封信爷爷能收到吗? 
1、自由读最后几个自然段讨论信能否收到。 
师尽量鼓励学生读,想出不同的结局。 
(1)不能收到:因没写清楚地址。 
(2)能收到:因有许多意外发生,如醉熏熏的邮差把信丢在了乡村的街道,正好被爷爷捡到,或被认识爷爷的人捡到等。 
2、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熟睡了,他做着美好的梦,但梦总有醒的时候,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梦醒以后会是怎样的情景。 
3、读了课文,想想凡卡,再想想自己,你有什么话想对凡卡说吗? 
作业: 
1、续写《梦醒以后》。 
2、读后感《我和凡卡比童年》。 




板书设计: 

遭毒打 
被捉弄 
城市生活(悲惨)   吃不饱 
睡不好 
凡卡 

农村生活:挨饿、受冻 
(苦)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