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潮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神奇,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观”在“观潮”、“天下奇观”中的不同意义,理解“浩浩荡荡”、“横贯”、“天水相接”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神奇。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 法:引导法,抓重点词句点拨法
学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自学法
教 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导语:当祖国的东海之滨已是阳光普照、渔帆点点的时候,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依旧繁星满天、苍穹闪耀。在祖国辽阔无垠的大地上,有风景名胜无数,北有万里长城,绵亘蜿蜒,仿佛在低诉着祖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九曲黄河,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南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四川黄龙,仿佛是人间仙境。同学们,你们是国家的小主人,你们知道哪些风景名胜?今天老师请大家去一个好地方,咱们一起来学习《观潮》(板书:观潮)。
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这“潮”指的是什么地方的大潮?它自古以来被称为?黑板上有两个“观”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第二个观字可由“天下奇观”中引出字意)。
二、学生“观潮”并质疑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自己去欣赏这一雄伟壮观而罕见的景象。多媒体出示《观潮》动画。
老师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课文,将文中不懂的地方做个标记,呆会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要边读边思考,将文中的佳句变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学生质疑(先小组内进行交流,不会的问题在班上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1. 难道我们国家其它地方都不涨潮吗?为什么钱塘江大潮那么壮观?
潮汐是由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引起的,同时加上钱塘江特殊的地形,所以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奇观”(可用多媒体展示成因)。
2. 为什么听见了闷雷滚动时,江面上依旧风平浪静?
教师只点拨音速比大潮的速度快,引导学生自己说出答案。
3. 为什么农历八月十八是观潮日,其它的日子不能观潮吗?
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合在一起,所以大潮最为壮观。
教师根据学生质疑情况,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加以解答,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出示中心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并用朗读加以展示。
钱塘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找到的答案可能是:
1.远处传来的雷声好像闷雷滚动。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3.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5.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6.余波还漫天卷地般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7.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一点说清楚,做好能够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用声音表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教师相机出示相应的画面进行朗读指导:
1.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2.朗读好文章的方法:只有将自己全身心的融入到作品中去,想作者所想,感情才会油然而生,才能感动每一位观众。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以下句子:
1. 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理解闷雷滚动一词,体会响声巨大。
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气势越来越大,心情越来越激动,读出这种激动地心情。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两丈多高”用惊叹的语气来读。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先让学生读。还有谁喜欢这句的举手?(教师也举手:老师也非常喜欢,能让老师试一下吗?请学生点评)能让老师为大家喝彩吗?同学练习之后再读。
重点句朗读完之后,朗读潮来的句子(人们翘首期盼的那点除外),用多媒体展示潮水来时形态和声音的变化,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为读好课文打下基础(先指名读,再全体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称赞:听着的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就站在钱塘江大堤上,看到潮头越来越高,声音越来越大,气势越来越壮观,真不愧是天下奇观!]
进行写作渗透: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棒?就是因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板书:声音、形态),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积累运用
学文如聚沙,也就是学习语文重在积累。积累正是为了运用。老师希望这精美的文字能够深深地印在大家的脑海里。老师给大家提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谁能用文中的佳句,配着图画,伴着隆隆的大潮声,像一个导游似的为同学们进行讲解?还有谁想,勇敢的都站起来,不会的话可以看一下书?
钱塘潮以它的雄伟壮观而文明于世,98年中央电视台对钱塘江大潮进行了实况转播,“人字潮”、“十字潮”、“回头潮”潮形变化多样,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都饱览了这一天下奇观大家想看一下吗?请说出你心里的感受?(相信大家的愿望肯定能实现。)
板书:
声音
观 潮 天下奇观
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