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说明 | |||
活动一:观察图画,引入课题。 |
观察图画,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啊?是哪四个季节啊?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4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教师一边出示四季图竖着贴于黑板上,一边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看了这些图画,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想对大家说点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说话。)四季的景色可真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四季的诗歌。(板书课题:“2、四季”并齐读课题。) |
从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图片入手,引导学生从图片中直观、整体感受四季的美,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培养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 | |||
活动二、初读课文。 |
学生边欣赏边听师范读课文。
学生找儿歌,并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再读、评。 |
教师:每个季节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吧!(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教师:好听吗?这首儿歌就在61页,看谁最先找到它。请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可请拼音朋友、老师和同学帮帮忙。一边读一边给每句话标出序号。(学生自读课文标出句序。)下面我们请4位小朋友来读课文,每人读一句。其它小朋友认真听他们读课文,然后评一评他们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够好。(抽4名学生读课文。) |
师朗读课文,引领学生进入诗境,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让学生在读书与评价的过程中达到初读的目的,提高朗读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听的良好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
活动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表达、朗读,了解秋天的特点,体会秋天的美丽。
生选择喜欢的季节,学习相应的语句,并在小组内交流老师提出的要求。最后汇报学习情况。 |
1、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三句话: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回答后,师在秋季图的左边板书“秋天”)小朋友们请看图,谁来说一说谷穗是什么样的?(抽生回答后,师板书“弯弯”。)小朋友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句话,想想为什么谷穗说它是秋天?(生齐读后抽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师指导朗读第三句话)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一起来带上动作,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话。(生表演朗读第三句话。)小朋友们想想还有哪些景物告诉我们秋天来了呀?(抽生自由说)
2、教师:下面进行小组学习。在春、夏、冬三个季节里,你们喜欢哪个季节就学习写那个季节的语句。先看看相应的图画上画的是什么?怎么样?再朗读相应的句子,注意读出语气。然后想一想:草芽为什么说它是春天?荷叶为什么说它是秋天?雪人为什么说它是冬天?最后带上动作朗读你们学习的那句话。(学生小组学习后,教师借助黑板上的图画,按学习要求检查学生学习情况,重点检查并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并适时地板书:春天、夏天、冬天和尖尖、圆圆、顽皮) |
将看图、说话与表演、朗读有机结合起来,体会秋天的美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中把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学生自由选择内容学习,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选择,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自学能力。 | |||
活动四、小结,思想道德教育。 |
学生看板书复述课文内容,再谈谈自己学习课文后懂得了什么? |
教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着板书回忆一下课文的内容,好吗?(教师引导学生看板书复述课文内容。)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引导学生懂得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使四季更美。) |
回忆课文内容,巩固课堂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热情。 | |||
活动五、齐读、背诵课文。 |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后,看着黑板上的图画背诵课文。 |
教师:现在请6个小朋友来带上头饰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抽生带头饰,分配角色。)让我们一起把课文有感情地读一遍吧!(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你们能看着黑板上的图画背诵课文吗?(生看着黑板上的图画背诵课文。) |
考查学生对四季的感受,巩固学习内容。 | |||
活动六、扩展活动。 |
学生展示图片,说说各个季节还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某个季节的喜爱这情。 |
教师:在大自然中除了“草芽、荷叶、谷穗、雪人”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季节外,还有很多事物也能,不信看看你们收集的图画。(生拿出自备图画观察)四季还有哪些不同特点啊?(抽生回答)小朋友们,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啊?(抽生说)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对那个季节的热爱吧!喜欢画画的小朋友可以拿出画笔,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季节,你还可以唱歌、跳舞、朗读、朗诵、表演或说一说等等。(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后汇报、展示,自然结束课堂。) |
将语文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张扬个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