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1.使学生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了解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重点:
运用概念和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
独立、准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温故设疑:
1.出示课件3,
提问:①求这3个盘子里一共有几个苹果?该怎样计算?(学生可能用加法 ,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乘法计算;也可能有些学生能够直接用乘法计算
,这时教师即可顺着学生的思路进一步提问。)
2. 继续出示课件3,提问:这时3个盘子里一共有几个苹果?
二、自主探索:
1.学生说出算式 或
。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这个算式的意义,并说说
为什么等于0(
表示3个0相加,结果还是0)。
3.想一想: 等于多少?为什么?(
表示5个0相加,结果还是0)
、
、
、
呢?
4.小结:0乘以任何数结果怎样?(0乘以几表示几个0相加,结果得0。)
5.根据刚才得出的 ,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
6.学生独立填写 、
、
。
7.小结:0和任何数相乘结果怎样?(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8.口算
教师提示: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注意符号,符号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
三、运用法则计算:
1.板书例题:
2.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教师行间巡视,请一名做题正确的学生板演,全体同学订正结果。
3.提问:在这道题的计算中运用到了哪些知识?(运用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计算法则。)
4.学生独立完成 ,师问:说说这道与上一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这道题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 ,相同点:都是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不同点:上一题第二个因数与第 一个因数的个位相乘不需要进位,本题需要进位。计算本题时应注意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与6相乘得0后还要加上进上来的3,因此积的十位上是3,而不是0。)
四、巩固发展。
1.口算:(出示课件4)
2.笔算练习:(出示课件5)
3.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出示课件6)
4.完成教材第十八页做一做第2题,将得数填在书上。
5.很快说出下面两个算式哪个得数大。
6.发展:
、
。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上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我们学习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而且,我们还能运用这一规律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