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阿里山的云雾
        ★★★★
【字体:
阿里山的云雾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案示例

                            《阿里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认识“姊、诡、匿、愕”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阿里山云雾景观美,领略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阿里山的云雾在没有风的时候和起风的时候分别有哪些特点。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阿里山风景图片(其中有关阿里山云雾的图片最精彩),问学生:最喜欢哪一张?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是我国的台湾省阿里山的风光,今天让我们跟着作者去领略一下阿里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美景。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小组初读

    1.第一遍: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第二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

    3.第三遍:默读,有什么问题要同学帮忙解决,一会儿提出来。

    4.反馈交流

   三、抓住重点仔细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自然段,说一说没有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起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共同讨论总结如下:

    四、质疑解疑

    1.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重点解决:作者为什么会对阿里山的云雾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产生共鸣。

    五、总结全文

    1.作者为什么能把阿里山的云雾写得如此之美?(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还知道台湾的哪些风景名胜,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通过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的热爱。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培养爱美情趣。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服务者、引导者、促进者,引导学生去自主研究与发现。教学重点是了解阿里山在没有风的时候和起风的时候分别有哪些特点。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说和看、听等多种形式来探究课文。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给予点拨。由于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解台湾的风景名胜等信息,课堂还组织学生进行了相互交流。

 

                              

    探究活动

    搜集信息和资料,为阿里山的云雾制作一部音乐风光解说片。

    1.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学习了课文后,体会了阿里山的云雾在无风时像一幅精妙的山水画以及起风时瞬息万变的特点。同学们觉得阿里山的云雾美吗?老师也觉得阿里山的云雾的确很美。老师有一个想法,不知同学们感不感兴趣。我们试着以第二、三自然段内容为依据,给阿里山的云雾制作一部音乐风光解说片,好吗?

    2.讨论“音乐风光解说片”制作的有关知识。(要有合适的音乐作背景,要有与文字内容相同步的图片资料,要配上有感情的解说。)

    3.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资料

    3)解说词

    4.学生自愿结合,组成研究、制作小组,共同商定音乐风光解说片的制作步骤和计划。(从23两个自然段中任选一个自然段。)

    5.学生根据计划,分工合作,制作片子。

    6.成果汇报交流

    现场展示片子,并进行现场解说;随后进行“音乐、图片选定”的说理;全班同学参与评价。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