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第十课)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借
助网络等信息手段,初步了解有关三国的知识(人物)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心中国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
感。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乙方一方,称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课文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背景下发生的。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就设了一个计谋,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只用了三天就借到了十万支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确智慧非凡。
文章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在整个事件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弄清草船借箭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讲读课文,因为它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所含概的知识面特别广,所涉及的人和事也很多,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文内的知识,而应跳出书本,采集各方面的信息来丰富学习内容。
三、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小学生具有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上网浏览的能力和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超文本结构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索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从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中自己阅读、思考、质疑达到获知、探索问题之目的。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探求问题来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习,思考质疑,运用多媒体引导创新。原来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式教学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全新形式。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
操作过程是:辅以视听,创设氛围——网络支持,把握人物——动画演示,突破难关——图文呈现,巩固强化 ——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我采用这种多种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上的学生既能主动获取知识,又能主动探索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了他们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媒体设计:
整个这节课贯穿着网络的链接和搜索,以“蒙泰瑶光”编著软件和“powerpoint”为交互主线。其中“蒙泰瑶光”作为教师授课的引导工具,本节课中,我分别在导入新课,突破重、难点,课后练习和拓展联系中运用它。“powerpoint”是我用于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时,提供参考网址时使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导入新课(辅以视听,创设氛围)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再一次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探寻1700多年前那场智慧与胆略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
(二)进行新课(网络支持,把握人物)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同时质疑。教师巡视指导。
2、各组选派代表运用各种手段交流(语言表达、电脑展示、学生表演、图片讲解等)汇报
教师补充说明,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深度及广度。
汇报内容:A、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B、中哪些事例表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 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2) 知己知彼。
(3) 熟通兵法。(动画演示,突破难关)
(4) 有预见性。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最能表现诸葛亮因神机妙算而成竹在胸的一段话读一读。
4、师生总结
(三)巩固练习(图文呈现,巩固强化)
1、电脑配图出示一个小故事《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让学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据你所知,还有哪些三国故事也体现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四)课堂延伸(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利用互联网了解更多的《三国演义》的人物和事件,学生边浏览边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剪切编辑,溶入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一篇小文章,相互交流。
一、辅以视听,创设氛围
(播放多媒体)在音乐的烘托中呈现一个由远及近的动态画框,并逐层显示课文题目。
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探询1700多年前那场智慧与胆略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
二、交流资料,把握人物
1、教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你对这篇课文都有哪些了解?
2、各组选派代表运用各种手段交流(语言表达、电脑展示、学生表演、图片讲解等)教师补充说明,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深度及广度。
众所周知,《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当中的名篇。三国是一个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的年代,也是群雄争霸、英杰倍出的年代,各色英雄的豪气与霸气筑就了整部作品的大气,只有给来,很自然地就进了学习状态。学生营造这样一个浑厚的历史氛围,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去体会人物性格,理解文章内涵。因此,开课伊始我采用了视听相结合,语言与多媒体相溶合的导入方式。
层叠的画面,动感的音乐,激情的话语,即刻把学生带入那硝烟弥漫的三国时期,学生探究兴趣立刻被调动起。
唤起学生原有的文学积累,在开课伊始就打开学生的思路。一方面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让学生将得到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组合,初步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为下一步学习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通过交流使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到的人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选择,自主探究提供了条件。丰富的音频、视频资料适应了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学习兴趣,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的需要,从而也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能使课堂当中上网的效率更快,所以,我通过询问学生或自己查阅网站的方法 ,事先设定几个网站,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找到相关资料。通过交流使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到的人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会对课文内容把握得更准确。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当中会逐步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并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通过反复读课文会解决其中一部分问题,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对于各自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小组内通过"头脑风暴法"进行交流、讨论。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有难度的问题,也是文章的难点所在。以往的教学法都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今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形象可见的动画演示,使学生能更快、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首先有一个视觉定向。让学生观察,这样做在受箭时会有哪些弊端。观察,受箭时会有什么好处?观察并思考这样做的用意何在?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学生的多种感官相互作用,轻而易举的完成了教学内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多媒体辅助练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既检查了教学效果有巩固了有关知识。这个练习题乍一看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其实它包括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多媒体就可以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契机。为了巩固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我出了一篇小短文,但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文章的内容呢?我结合小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在课前搜集了与该故事相关的图片,并把他们扫描到电脑中,进行形编辑并配以古筝的弹奏,在学生讲故事时同步呈现出来。这样做是学生不爱知识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内涵运用网络上语文课,本身还是语文课,而不是变成网络课,落脚点还是在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强调对语言的读、品、悟。互联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我们将继续在实践研究中,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汇报内容:
a、故事的前因后果
b、文章当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动画演示,突破难关
教师:诸葛亮为什么要把二十艘小船用绳索紧密相连?
出示四张动态图片:
a:曹军和东吴水军的对阵情况
b:假如二十艘船首尾不相连
c: 二十艘船首位相连
d:船两面受箭
础上,会对课文内容把握得更准确。
这两个问题是预习中和课后思考题当中的问题,学生的预习主要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有难度的问题,以往的教学法都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今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形象可见的动画演示,使学生能更快、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
使学生有一个视觉定向。
让学生观察,这样做在受箭时会有哪些弊端。
观察受箭时会有什么好处?
思考这样做用意何在?
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学生的多种感官相互作用,轻而易举的完成了教学内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四、图画讲解,巩固强化
(播放多媒体)
1、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示一个小故事《死诸葛吓走活终达》,边播放边有一个学生配图讲故事。
2、讨论:在这个故事中又有哪些地方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2)这个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
五、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1、教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诸葛亮等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他们只不过是大海中得的一朵浪花,要想真正读懂他们,我们就应该打开思路,对三国故事作深入的研究。
2、提供网址,迎引导学生上网冲浪,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有关三国方面的内容。3、同学们,在网上还有各种各样关于三国的资料,比如三国的故事传说、历代名人感叹三国的诗句、三国的文化与艺术你们感兴趣吗?请同学们自己寻找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剪切,整理一下,完成一篇小短文。老师给大家几个小课题。a、诗叹三国 b、我最喜欢的三国战将c、我看***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多媒体就可以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契机。为了巩固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我出了一篇小短文,但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文章的内容呢?我结合小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在课前搜集了与该故事相关的图片,并把他们扫描到电脑中,进行形编辑并配以古筝的弹奏,在学生讲故事时同步呈现出来。
巩固教学重、难点
丰富的音频、视频资料适应了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的需要,从而也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能使课堂当中上网的效率更快,所以,我通过询问学生或自己查阅网站的方法 ,事先设定几个网站,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找到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