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布置作业。
(1) 抄写词语。
(2) 说说课后习题3中的词语意思。
(3) 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细读课文,学习句式。
2. 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
2. 指导学习课文第一段。
(1) 指名读第1自然段。
(2) 比较句子,说说哪一种表达方式更恰当。
A. 可是40多天,在南京沦陷后的短短40多天内,这35万人竟被侵华日军全部屠杀了。
B. 南京沦陷后40多天内,侵华日军屠杀了35万人。
(3) 抓住这一段课文的重点词概括段落大意。
3. 指导学习课文第二段。
(1) 自学课文第二段,根据作者的参观顺序给课文分段。全班交流,说说理由。
(2) 学习第二层。
A. 自由读第二层课文。
B. 这两段都采用了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重温历史,控诉日军的罪行。
C. 理解重点句。
△ 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 35万人惨遭屠杀!日寇把这座曾经是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3) 学习第三层。
A. 知名读。
B. 读旁注。
(4) 学习第四层。
A. 默读课文,划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B. 讨论:大院卵石地面——小路边13块浮雕——围墙边的一组浮雕
C. 小结:本层按参观顺序记叙。
(5) 根据各层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4. 指导学习第三段。
(1) 指名读课文。
(2) 全班讨论:为什么说“这是我们民族的奇耻大辱”?“深刻的启迪”指的又是什么?
教师归纳:国力衰微,就会遭到外国人的欺负,要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就要不忘国耻,发愤图强。
(3) 这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5. 布置作业。
片断练习,从下面的两题中任选一题。
(1) 站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
(2) 学习课文按参观顺序记叙的写法,介绍你的学校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