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向命运挑战》说课稿
        ★★★★
【字体:
《向命运挑战》说课稿
作者:田政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一、教材特点

《向命运挑战》通过霍金以顽强拼搏精神战胜残酷的病魔,坚持科学研究,在天体物理学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事迹,向人们揭示了只要有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记叙文。课文开门见山摆出了本文要表达的观点,然后以霍金向命运挑战的事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个观点。在叙述霍金的事迹时,先介绍霍金年纪轻轻就得了绝症及他对待命运超乎常人的态度;接着,叙述他与不断加剧的疾病搏斗,坚强地生活和工作;然后叙述他克服疾病带来的重重困难,进行天体物理学研究及取得的成果;最后,高度评价霍金的伟大成就,从中得出“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启示。

本文在表达上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法。从篇章结构看,作者先提出自己从霍金事迹中获得的感悟,再叙述具体事例加以证实。第二,在叙事中饱含着浓浓的情感。

这篇文章谁读了都会深受感动和鼓舞,是因为霍金的事迹令人感动,还因为作者包含激情地叙述和夹着明快的议论打动人心。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目的在于使小学生在刚刚开始了解人生的时候,学习霍金这样的杰出人物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残酷命运挑战的精神,受到鼓舞和激励。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提供学习的榜样。同时,通过学生独立阅读,进一步练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检测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构思

这篇课文观点明确,事迹感人,叙述清楚、明快、生动。学生阅读理解不会有多大困难。所以,本课教学立足于“学生自能读书”能力的培养,体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设想

1.激情导入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本文所写霍金的事迹和精神,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古今中外那些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或身残志坚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海伦·凯勒、奥斯特洛夫斯基、吴运铎、张海迪。为了增强教育效果,激发读书兴趣,教师编拟了激动人心的导语引入课文。导语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杰出人物说起,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再导入本课的霍金,留下悬念,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一些有关霍金的资料,大体了解霍金其人。

    课前布置查找收集资料,并整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学生展示、交流。收集的一些有关霍金的资料。

教师小结收集资料的方法和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根据阅读提示的几个问题,迅速进入教学重点。

1)让学生谈谈学习阅读课文的方法,提出在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2)教师整理归纳,并出示阅读思考题。

①读读课文(36自然段),想一想,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

②他创造了什么奇迹?

③他创造的奇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3)自读讨论交流,体会感情,渗透人文精神。

尊重学生读书的选择和独特的阅读感受。同时教师满腔热情,充满期待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在思维碰撞、自由交流的热烈氛围中,学生逐步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

①让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②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再全班交流、评议。

让学生比较全面地把握课文内容,了解霍金的事迹。既要说到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病魔,延长了生命,坚强地活着,同时也要说到他克服疾病带来的重重困难,顽强地工作,取得很大成就。

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采取先小组合作再全班交流的方式,谈自己从霍金创造的奇迹中受到的启示。对学生的讨论可以指一指思路。如,联系课文谈自己悟出的道理,联系自己生活学习实际或身边什么人的实际谈感受,联系霍金对命运和人生的态度谈人生的价值。营造出畅所欲言的气氛,鼓励人人参与,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③谈了对课文思想内容方面的感悟后,再让学生朗读全文,从思想内容到表达方法进行全面感悟,并建议学生熟读课文中自己认为应该铭记的话。

这中间教师“导”的作用不容忽视: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描述,顺其自然的朗读指导,准确到位的互动评价都为学生理解课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运用“互助互动”模式,创设情境,摸拟网上聊天,开拓思路。

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感悟之后,设计综合发散题。由教师(或让学生)扮演霍金与学生进行网上聊天。先让学生自己考虑好准备向霍金提出的问题,再口头发问,教师(或学生)扮霍金的目的在于创造情境,不在于回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只是象征性的回答几个有把握的问题,多数问题留给学生悬念,引发探索的兴趣。

这样既反映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思想观点的感悟,又顺应学生的需要。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让学生入情入境想象、体验情感,创造性地理解角色,理解课文,发展语言。

 

5.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让教学平台,从课本向课外延伸。对课文中涉及的一些科学术语,如,“黑洞”,不必深究,让学生自己课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

学生交流课外收集一些有关霍金的资料,谈谈还知道哪些身残志坚的人物。教师适时推荐一些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如,介绍霍金科研成果的,介绍张海迪等与霍金有着相似命运、相似经历的杰出人物的文章或书籍,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开展课外阅读,延伸教育效果。

 

6.自选作业,发展个性

为使学生的灵性、情感和想象能够自由飞扬,练习设计从“刚性”向“弹性”过渡。

巧设自选作业,①摘录文中值得铭记的句子或者其他有关的名人名言;②结合实际写读后感;③课外阅读《霍金传》《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海迪》《吴运铎》等书籍。拓展延伸发展学生的个性。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