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简要复述。
2、朗读课文,学习周总理事事处处关心、爱护人民群众的崇高品质。
3、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挣脱”、“欢腾”、“激荡”、“一个点上”、“抖动”、“迎风伫立”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按填写的主要内容学会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描写风的句子与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自学课文
1.齐读课题。理解“照顾”
2.“谁”指什么人?要照顾些什么?
3、读通课文。
4、交流检查。
“谁该照顾”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快读课文,找出这句话。思考:这里的“谁”指什么人?(周总理和几千群众)
他们分别要照顾对方什么?为什么要照顾?
5、将课文分成四段。
四、学习课文
第一段
1.默读第l节,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用笔划出来。(悲痛——欢腾)
2.为什么人们一下子由悲痛转人了欢腾?找出文中描写老张心情的句子。句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这些句子都说明了什么?(人们激动,热爱总理)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注意语气。
3、小结第一段
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从文中找出一句描写老张心情的句子。句中哪个词是描写人物心情的?(心头一热)
2、引读:“顿时,老张心头一热,那是因为……”这里的“想到一个点上了”是什么意思?
3.请你联系上下文具体说说这“一点”是指什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这里用了“仿佛”这个词?能不能去掉?说明了什么?(人们对总理的爱戴)
4、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想到这一点呢?这与什么有关?(气候)你从哪里看出来?
5.指导复述:正因为这样,场上的群众才会不约而同地朝北坐着。这里的气候描写,是一个重要的交代,因为天气的恶劣,寒风的呼啸,才会引发一次谁该照顾的争执,才会引出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因此,我们在简要复述课文的时候,对文章必要的交代不能漏掉。
6.简要复述第二段
7.北风呼啸着,但是群众的举动却使我们的心中涌起了阵阵暖流,是什么力量驱使群众这样做的?(板书:爱戴)
第三段
1.总理对这样的安排却不满意,他为什么不满意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总理的不满意。用“——”表示出来。它们都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呢?(语言、神态)
(1)学习第1句。
哪个词语写出了总理不满的神态?(双眉紧锁)你能用动作表示出来吗?用反问句,是为了加强……的语气。
(2)学习第2句。
读好这句话
(3)学习第3句话。
再读这句话。
(4)小结:人民的总理爱人民,让我们带着敬重的心情再读这三句话。(引读)
4、从总理的神态、.一次又一次严厉的语气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怀)第5--ll节还有哪些句子能让你体会到总理对人民的关怀?(描写外貌的)
5.看到此情此景,总理心情怎么样?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个反映总理心情的词吗?(抖动一下)他会想到什么呢?
6.最后,到底谁得到了照顾?请同学们齐读第13、14节。
7.简要复述课文。
学习第四段。
1.群众背着风坐下了,总理呢?
2.为什么会场上又发出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五、总结:根据填空完整地简要复述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