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毁灭过程,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服务的。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能力和网上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准备:
准备好学生查找的网页。
四、课时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达成目标 |
备注 |
一、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
1.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 2.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只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
|
1.生汇报交流课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圆明园的情况。 2.看片段,情感体验。 3.问一问:学生质疑: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为什么说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为什么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情境。 |
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2.创设问题情景。质疑问难,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习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
二、网上学习自主探究 |
1、(教师提供网址http://www.ymydhm. net(自制学习网))同学们,在网上有课文内容。请大家先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如何围绕三大问题来写《圆明园的毁灭》的。 2.在三大问题中,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可以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细细地读,并通过网络去探究这个问题。并完成好一般的自学要求。 3、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对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 |
1.学生自行输入网址,并认真阅读网上的课文。 2.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并阅读相关的课文段落,充分利用圆明园网页课件,通过超级链接等方式大量搜索图文、声响资料,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3、学生自主搜索资料,对重点知识作好复制、粘帖或笔记,积极思考自己的学习主题。 4、遇到问题,通过网络,询问老师 |
教师课前集音、像、图、文与一体,精心设计一信息量大的《圆明园》网页课件,提供好学习背景资料,和各类感性材料。使学生能通过网页,通文路,感其情,晓其心。 网络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充足的信息和自由的环境,这为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提供充足的信息源。--创设好一个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在网上查询文字、图形、影像等信息,为进一步建构学习者新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系统奠定基石。--信息的搜索、筛选过程。 |
|
三、交流学习,教师检查情况 |
1、师:谁先来帮我们学一下生字和词语? 2、我们再请几组同学来把课文读一读。 3、交流自己选择问题的研究结果。最后可以请学生用“虽然……但是……”说一句话。 |
1、一学生交流划的生字和词语,其他同学可作补充。 2、几组学生分段朗读,其他学生可以指出存在的问题。 3、可以小组交流,也可以个别交流。 |
目的1是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和对课文的熟悉情况。 目的2是初步使学生掌握课文大概,顺便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
|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虽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可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达成目标 |
备注 |
一、 网上学习自主探究 |
我发现大家学得很认真,善于向老师、同学提问,交流,发表看法。为了更深入地剖析问题,我们下面可以分组学习。并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地方组合一下,可以制作成演示文稿,待会儿,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来交流你探究的成果。(可用PowerPoint来组合你最感兴趣的文字、图片等,制作一图文并茂的交流词。) 2、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参与小组学习,共同准备交流汇报的图文稿、解说词。 |
议一议:自由组合,围绕共同问题协作学习,同时收集问题,组织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最后整理,准备向全班汇报。(学生在此可利用复制、粘贴等方法自制演示文稿。) 2、小组之间充分交流,听取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及时修改、完善自己的探究成果。 |
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设计协作学习环境。其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利用演示文稿,实际上是将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存储以及对原有经验进行改组,从而进一步建构学习者新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系统。)--信息的加工、改组、存储过程。 |
|
二、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
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都很认真,积极。我相信你们在互助学习的协作环境下,一定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甚至还发现了新的问题,新的体会。下面我们共同来汇报交流一下各自的探究成果。 1、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导拔,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适时根据学生要求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结果屏幕广播。并提醒其他同学将有疑问的地方可随时询问。(当好学生的服务员) 3.圆明园汇各地风景名胜于一体,集中国文化与艺术于一身,作为中国人的你,当你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4、老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作小结。 |
(议一议): 1.可以以同一研究主题为切入口,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进入不同的专题链接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2.小组派代表或采用语言表达等形式并辅助屏幕广播,图文并茂地作介绍。或由学生利用制作好的演示文稿,组织解说词,并作介绍。 3.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及网上的大量资料充分发表意见。(1)品词 抓重点字词:通过"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先秦"等的链接感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2)、赏句 学生戴上耳机自读自听,从优美语句、段落中的欣赏中想象美。 (3)、演示 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文稿,配以声情并茂的介绍,移情于景,寓情于语。。。。。。。夸一夸:学生畅所欲言,赞叹圆明园的美,钦佩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才能,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读一读: |
教师角色的定位:组织者、导航者、协作者。教师无疑是情感的驱动者,而信息传递是驱动情感的首要媒介。在此创设这一会话情景,一方面是营造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得益,相互启发,展示自我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将搜索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组合、再加工,真正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信息的编码、存储过程。以图释词,或部分到整体,或形象到抽象,展示生疑--释疑的训练过程。使这万园之园美至极点,学生情至极点。为下文"被毁"架好至真至美的情感场。 |
|
三、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
1、(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作过渡)同学们,圆明园是一个奇迹,是一个神话,可就是这样一座具有传奇色的皇家园林。。。。。。却在1860年10月18日毁于一炬,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呢?2、引导感情朗读 |
1.学生思想上形成强烈反差,心理上产生极大的不平衡,怒火中生,愤言不止。学生满怀愤怒汇报网上学习结果。(1)看录像,痛诉英法联军。(2)读课文,表达愤怒之情。(3)讲背景,叹息旧中国的无能为力。。。。。。。2.感情朗读(极度仇恨)。 |
网络上提供的《火烧圆明园》的录象、故事、诗词以及图片等资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和贯通,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大范围的探究,不仅体会到强盗们的贪婪、疯狂,而且了解?quot;国弱则人欺"的历史原因,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发泄至极点。 |
|
四、发表感受拓展延伸 |
1.假如你现在就站在已成一片废墟的圆明园前,想象着昔日的辉煌和灿烂,你一定会有很多话要说,请在留言板上留下来。 2.师同时进入"网上留言"。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留言板上的话题,开辟 "网上论坛"。 4、布置课后作业 |
说一说、写一写:1、学生进入网上留言板,进行在线发言交流。 2、学生个人留言完成后,认真阅读思考老师和同学的留言。 3、作业:选择留言板上你喜欢的话题,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资料,展开"网上论坛"。 |
通过网上在线交流,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一吐为快,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开辟 "网上论坛",延伸课文内容,让学生运用已有信息释疑、解疑,提高搜索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自觉地在信息海洋中学习研究的习惯,从而激活创新思维,进一步培养探索新知的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