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乡的杨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教育:
通过看图和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2、教养: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2)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一种家乡特产,说一两段话并写下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发展: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按顺序,抓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杨梅果的惹人喜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 、电视片;
学生:每人准备一种水果。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产。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 海南岛有椰子等等。今天,然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江南的特产——杨梅。(板书课题) 1分钟
二、 授新: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的生字及作者对杨梅树的描写。那么,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上什么呢?请同学看投影:
(一)幻灯出示学习目标: 1分钟
1、理解课文对杨梅果的描写,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3、观察一种水果,写一两段话。
(二)让学生看电视片,再体会课文内容。
过渡:现在我们带着我们的学习目标,来看一段电视片。边看边想,电视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杨梅果的? 3分钟
(学生汇报)
板书: 杨梅果 形状 颜色 味道 2分钟
(三)请女同学找出描写杨梅形状的段落找出来,齐读一遍。男同学认真听,想一想:杨梅果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划出有关词语。2分钟
(1)学生汇报。
板书: 圆圆的 生小刺
(3)成熟后小刺怎样了?给人什么感觉?作者是通过什么感觉的?
(4)理解:细腻
板书:平滑 柔软 眼看 手摸 5分钟
指导朗读 2分钟
(四)小结学法:
(1)读课文,找出杨梅果特点的词语。
(2)想想作者怎样感觉到杨梅果的特点并具体写下来的。
(3)有感情朗读。 1分钟
1、投影出示学习方法,学生自学、讨论完成练习题。
(1)杨梅果的颜色先由( )变成( )最后( )。
(2)杨梅的味道:没熟透的( )熟透的( )。
2、(1)汇报、明确练习题答案。
(2)理解“几乎”。
(3)学生板书并贴图。
板书: 淡红 深红 几乎变黑
又酸又甜 甜津津
作者怎样观察杨梅果,怎样把杨梅果的颜色、味道具体写出来的?(指名说)
板书: 外~里 口尝 5 分钟
(5)指导朗读 3分钟
三、总结全文:
作者题目是《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是爱杨梅还是爱故乡呢(学生讨论,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之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5分钟
四、学生质疑。(可选) 3分钟
五、 观察仿写: 10分钟
1、回顾课文的写作方法。
首先概括地说,再具体从形、色、味三方面按从外到里的顺序写具体,其中味道描写中,要举一个小例子。
2、 确定自己要写的水果,老师选择一种水果进行指导。
3、自己仔细观察后描写,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六、作 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我 爱 故乡的杨梅
形 小刺 平滑柔软 外 ( 手摸)
杨梅果 色 淡红 深红 几乎变黑 ( 眼看)
味 又酸又甜 甜津津 里 ( 口尝)
学法:
(1)读课文,找出杨梅果特点的词语。
(2)想想作者怎样感觉到杨梅果的特点并具体写下来的。
(3)有感情朗读。
(1)杨梅果的颜色先由( )变成( )最后( )。
(2)杨梅的味道:没熟透的( )熟透的( )。
1、理解课文对杨梅果的描写,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3、观察一种水果,写一两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