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飞夺泸定桥
        ★★★★
【字体:
飞夺泸定桥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会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运用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逐步培养学生叙述事情时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二)难点

通过读课文,理解题目中“飞夺”含义。

(三)解决办法

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理解“飞夺”的含义,概括出“飞”就是“抢时间”,“夺”就是“攻天险”,然后结合重点字词,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分别理解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的,还可结合看录像,体会任务的艰巨,在全文学完后,再归纳写作方法。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五、教具准备

投影、有关飞夺泸定桥的录像带。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城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这就是泸定桥。1935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15课《飞夺泸定桥》。(板书课题)

(二)结合课文前的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2.细读课文,思考:

1)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2)围绕“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3.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然后试着给课文分段。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生词。

注意:撤(ch8)召(zh1o)是翘舌音,提醒学生读准。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关键”、“千钧一发”、“水流湍急”、“诡计”、“击溃”、“震耳欲聋”、“直泻”、“狼狈”

(可联系上下文也可查字典进行理解。)

3.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4.回答自学2的两个问题。

1)说说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有关文字理解,也可结合有关的背景材料。)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只说出:抓紧时间,夺取泸定桥两部分的大概意思即可,不必非得用“抢时间”“攻天险”等词。)

5.检查分段情况。

(指名说说是怎么给课文分段的,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红四团接到夺下泸定桥命令。

第三段(第三—五自然段)讲红军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赶在前边到达泸定桥

第四段(第六—八自然段)讲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讲红军主力顺利渡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四)同学之间互相支流自己找到的有关资料

(对学习课文有帮助的。)

(五)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请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一)质疑,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1.学生提出上节记录下来的问题。

(教师对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肯定)

2.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3.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

1)“飞夺泸定桥”题目中“飞”、“夺”究竟是什么意思?

2)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究竟是怎么“飞夺”的?

(二)讨论、交流,解决重难点

1.自读课文,思考上面的两个问题。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5个人为一个小组,可选一个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讨论时间大约15分钟。)

3.交流讨论结果。

1)交流题目中“飞夺”的含义。

(教师要注意引导,结合学生的回答,概括出“飞”就是“抢时间”,“夺”即为“攻天险”,教师板书:抢时间、攻天险。)

2)交流“飞夺”泸定桥的原因。

①学生先结合第一自然段和预习中学到的知识来谈。

(重点抓两方面:一、北上抗日必经之路;二、结合石达开的事例,理解我军如果不及时夺桥也可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②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谈抢时间的原因。

(引导学生概括出:时间紧、路程长这两点,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20多小时,120公里。)

3)交流“我军究竟是怎么飞夺泸定桥的”?

①结合第四、五自然段,谈谈我军究竟是怎么“抢时间”的。

(可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提示其边读边画;看看课文围绕抢时间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然后再指名回答,主要概括出以下几点:一、不顾吃饭;二、冒雨前进;三、点火赛跑;教师板书。)

②可追问:抢时间的结果怎么样?

(可重点抓“抛”字,体会我军行军之快,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③感情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提示学生把红军勇于克服困难,善于和敌人作战的精神表现出来。)

④结合第六自然段,谈谈为什么夺泸定桥是攻天险?

(可从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入手,教师可板书这一句话,敌人说:“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他们为什么这么说?然后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来谈夺桥的艰难,重点抓“红褐色”,“浪花三米多高”,“涛声震耳欲聋”,“抽木板”,“筑好攻事”等词。)

⑤结合第七、八自然段,谈谈我军是怎样攻下天险的?

(可选看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联系语言文字谈感受,体会红军奋不顾身的精神。)

⑥感情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提示:读的要有气势。)

(三)总结全文,落实单元训练点

1.回顾课文:课文围绕“飞夺泸定桥”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结合板书总结,教师引出故事的“发生”“经过”“结果”这三个概念并板书。

2.指出:全文就是按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顺序写了飞夺泸定桥的全过程,这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

 

第三课时

 

(一)回顾课文,落实单元训练点

1.指名分大段朗读课文,回忆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指名说。

(多找几名同学,以巩固知识点。)

(二)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处理课后思考练习中的有关题目

1.自读课文,结合板书思考:

1)红四团是怎么赶在增援的敌人前面到达泸定桥的?

2)红四团发动总攻时,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夺下泸定桥的?

3)具体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2.读完课文后,讨论交流,然后指名说第(1)、(2)小题。

(通过第(1)、(2)小题,突出重点,理解“飞夺”的过程,分两个阶段:一是抢时间,和敌人援兵斗;二是攻天险,与守桥的敌人斗,理解这两部分内容,着重体会红军是怎么做的,体会夺桥的“难”和红军的“勇”。)

3.指名回答第(3)小题。

(先要引导学生结合板书说说课文围绕飞夺泸定桥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即说出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对事的发展顺序有个更明确的认识。)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字。

(要提醒学生注意“键”与“健”、“钧”与“均”的区别,特别要让学生说说“援”“链”“榴”的右半部,“撤”的中间的写法。)

2.每人在练习本上把生字每个写两遍。

(四)练习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1.先找出课文中有这两个词的句子,让学生们自己读一读。

2.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3.练习口头造句。

(可以自己先想一想,然后指名说,其他同学评议。)

4.把自己想好的句子写在练习本上。

(五)指名感情朗读全文

(六)完成作业

1.写会本课的生字、生词,遍数不限。

2.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

七、布置作业

预习第16课《只有一个地球》。

(认读生字,理解生词,读通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八、板书设计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