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近一年来,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沟通了课内外学习的联系,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成了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从下面苏教版小语教材9册《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的教学片段可见一斑:
师:请同学们把读书的感受交流交流。
生:课文二、三两节写方博士写文章和对世界水资源的分析,可以看出方博士学识渊博。
师:很好。书读进去很重要,能跳出来更重要。你不但读懂了,而且也知道文章怎么写。谁来读读这两段话。
(生读课文)
生:从“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太湖”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方博士很有学问。
师:你读的很仔细,“素”是什么意思?
生:“素”是向来的意识。
师:你能把这句话解释出来吗?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太湖向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师:这个“素”字用得很有品位。谁会用这个“素”字说话” 生: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苏州,素有水上城市美称的威尼斯,素有甲天下美称的桂林山水,素有黄金水道美称的长江,素有母亲河美称的黄河,素有清官美称的包拯。
师:太棒了!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只要学以致用,语文素养就能提高。
生:老师,课文第三节写“贝加尔湖曾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现在还是不是?如果现在还是,课文为什么还用“曾”字?
师:你很会咬文嚼字!到底是不是,我也说不清楚,大家课后可以继续探讨。
生:我从课外资源上查到贝加尔湖最深1620米,平均水深730米。
师:你是个有心人!我拜你为师!
生:老师,地球上的水如果用完了,人类会灭绝吗?
师: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头等大事!
生:我从网上看到长江水系21个大中城市每年向长江排放污水23亿吨;珠江水系每天接收工业污水466万吨,生活污水3万多吨。
生:我国是世界少数贫水国家之一。黄河近几年来经常断流,1998年下游断流3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