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小镇的早晨》第二课时(含说课)
        ★★★★
【字体:
《小镇的早晨》第二课时(含说课)
作者:蛟头镇石…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目标:
   1、教学课文第2、3、4自然段,感受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气氛。
   2、理解“恬静、不由自主、价廉物美”等词语的意思,能用“价廉物美”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感受小镇早晨恬静的特点。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投影片一张、小黑板

  一:引入
   1 昨天,刘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到了江南水乡,初步感受到水乡改革开放以来,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他的早晨又是那样与众不同,作者笔下小镇的早晨有哪三个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恬静热闹 紧张)
   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我们要从语言文字中具体体会小镇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的气氛。
  二:讲读第二自然段
  1 体会小镇早晨的宁静。
  T:(指着板书)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恬静的近义词是什么?S:宁静、安静。
  T: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出这种宁静的,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39面,我们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小黑板轻声读课文,想想:
  出示1、这一自然段通过哪几方面写出小镇早晨的“宁静”,用圈出。
  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具体体会到小镇早晨的“宁静”用划出,并用圈出重点词。
  2、反馈:
  A、这一自然段通过哪些景物写出小镇早晨的“宁静”
  板书:河水小船石桥
  B、你是从哪些词句中具体体会的?
  板书:静静停悄悄轻轻遥遥相对
  3、体会小镇早晨的美。
  T(指着板书)小河静静的,岸边停满了小船,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桥洞悄悄钻出来又在水上轻轻飘过,两座石桥遥遥相对,这一切给人一种多么宁静的感觉啊!如果老师把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改成下面这句话,你们看看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
  小镇的早晨是宁静的。
  学生体会:恬静带有宁静、舒适、美的感觉。
  T:课文又是怎样把这种美写出来的?大家找一找。
  根据回答出示比喻句:河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
  指导朗读
  继续体会
  T:由此可见,小镇的早晨是宁静的,小镇的早晨又是美的,所以说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
  4、指导朗读
  A这一自然段我们应该怎样读,我们来听听课文录音,体会他是怎样把小镇的宁静和美读出来的。
  B集体朗读。
  三:自学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总结学法
  T:现在谁来告诉老师我们是怎样学懂课文第二自然段的?
  学生回答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要求。
  如果现在我要学习小镇早晨热闹的气氛,那学习方法可以怎样改,紧张呢?
  2、自学三四自然段
  T:接下来的这两个特点,同学们可根据自己喜欢,任选一个具体体会,看谁体会的最好。
  3、反馈热闹
  A从哪几方面具体反映小镇早晨热闹的特点?
  根据回答板书:行人土特产赶集的农民
  B 行人多,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出示句子: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走去。(T:不由自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不由自主?)
  C 土特产也很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摆满)
  T:这里的土特产不仅数量多,新鲜,而且价格便宜。因此
  出示1、来赶集的农民面带微笑,甜甜的诉说着自己的产品()。
  句子2、中国商品质量好,价格便宜,英国顾客连声赞叹,“中国商品真是()!”
  3、价廉物美——
  赶集的农民甜甜的诉说着自己的产品价廉物美,甜甜的诉说说明他们在干什么?假如你是赶集的农民你怎样招呼顾客?
  T:路上行人拥挤,农贸市场摆满了价廉物美的土特产,赶集的农民呦喝着招呼顾客,可见小镇的早晨是多么热闹呀!
  D指导朗读:
  读这一段应该怎样读?(声音响亮)
  4、反馈紧张
  A从哪几方面具体反映小镇早晨紧张的特点?
  板书:店铺小摊熟食店农家姑娘
  B重点板书:早早开张忙个不停紧张急匆匆
  T:如今小镇办起了丝厂、绸厂、服装厂、水泥厂、机械厂,以前的小镇是不是这样?小镇今昔变化说明了什么?
  C读最后一句(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
  D找出小镇变化的语句。
  5、小结
  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小镇的热闹紧张的气氛说明改革开放使小镇变得欣欣向荣,小镇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
  四:总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具体体会了小镇早晨的三个特点,从而感受到小镇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第四题1、2 第五题1。

附:说课

 一、说教材
   1、这篇课文描写蚕乡小镇早晨的情景,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勃勃生机。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小镇的早晨是木船的摇撸声唤醒的。第2、3、4自然段分别写小镇的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的情景。
   2、本课的课题意思明白,便于学生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第2—4自然段都是总分段式,便于学生学习,也可供学生仿写练习。课文不长,但词语丰富,富有感情,适宜于朗读、背诵。

  二、说目标
    这篇课文总的目标是: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37个词语的意思。技能目标:1、能在指定的词语中正确使用“得、的、地”。2、会用“价廉物美、吸引”各写一句话。3、能给句子加上顿号,并能说出顿号的作用。4、背诵课文1、2自然段。情感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分三教时进行教学。
   第一教时目标:
    1、学会本课14各省字,理解37个词语的意思。
    2、继续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自学课文,初步感受小镇早晨的特点。
    3、教学第一自然段。
   第二教时目标:
    1、理解“恬静、遥遥相对、诉说、价廉物美”等词语的意思。
    2、能用“价廉物美”说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具体体会小镇早晨的情景,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第三教时目标:
    1、能在指定的词语中正确使用“得、的、地”。
    2、能给句子加上顿号,并能说出顿号的作用。
    3、背诵课文1、2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能抓住重点词体会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情景。

  三、说教学程序
   1、我在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设计的问题是:“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出小镇早晨的特点,用圈出。
   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具体体会这一特点的,用划出,并用圈出重点词。”永此问题贯穿于2—4自然段的教学中。(这一问题的提出目的事项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说自己的想法,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步: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提出思考题:轻声读,思考:课文1、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出
     小镇早晨的宁静,用圈出。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具体体会这一特点的,用划出,并用圈出重点词。
     学生根据思考题在文中圈圈划划,并在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自然段回答要求:
     先让学生回答恬静的近义词是什么?学生是安静、宁静。于是我先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小镇早晨安静的特点,然后比较句子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
     小镇的早晨是宁静的。
     得出恬静不仅安静、宁静,而且是人感受到舒适的美,接着在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美的感受,这样步步深入,使学生易于接受,并充分体会到小镇早晨的这种恬静的美。
   第二步:学习三、四自然段。第三、四自然段回答要点:
   1、请学生归纳第二自然段的学法,进行学习迁移(根据教育心理学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学习同类的内容,有利于实现思维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任意选一个特点学习。
   3、用“价廉物美”说话。
    1、赶集的农民面带微笑,甜甜地述说着自己的产品(    )。
      出示练习
    2、中国商品质量好,价格便宜,英国顾客连声称赞:“中国商品真是()!”
    3、价廉物——
      在此训练的设计中,我讲究的是训练的层次性,从仿到创,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4、想象赶集农民甜甜诉说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第三步:深化认识
   1、小镇的热闹紧张都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小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揭示中心:是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小镇欣欣向荣,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
   2、说一说经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进行回忆,再一次突出重点,强化记忆。)
  第四步:布置作业
    作业安排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3(1)、4(1)。
    (实现从理解语言文字向积累语言文学的转变及实现从积累语言文字向运用语言文字的转变。)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