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在大海中永生
        ★★★★
【字体:
在大海中永生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数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3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    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进一步领悟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媒体设计:投影片、词卡。四录像设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板书设计:       23 在大海中永生

一、     飞向大海                     悲痛

二、     骨灰撒   也许……也许……    赞颂

向大海   也许……也许……   

三、告别大海                     怀念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生字新字,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导人新课。

1、    同学们,你们认识邓小平爷爷吗?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构想的缔造者。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祖国和人民。逝世后,要求不留骨灰,而将之撒向大海。

二、     揭示课题,解题。

1、    板书课题。

2、    简介邓小平,相机出现邓小平画像。

3、    解题:“永生”是什么意思?(原指人死后灵魂永久不死,现在一般用做哀悼死者的话)

    4、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三、初读指导

    1、学习生字词。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4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 抽卡片读生字。

    (2) 出示词语,指名读词。

辽阔  崭新  无垠  呜咽

痛悼  超越  舷窗  震撼

爱戴  奔腾不息  波翻浪涌

3、听课文朗读录音。

人轻声试读课文。

4、    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结合检查下列词义理解情况:

    辽阔:宽广,空旷。

    崭新:非常新的意思。

    呜咽:低声哭泣。

    奔腾不息:比喻不停地跳跃奔跑。

    5、出示投影片,指导读好长句:

    (1)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6、齐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邓小平骨灰撒放大海的情景)

7、指导分段。

板书:飞向大海  撒向大海  告别大海

三、     写字指导。

呜:右边的“乌”不能多一点。

崭:下半部左边的“车”最后一笔是“提”,而不是“横”。

悼:偏旁是“忄”,不要同“扌”混淆。

五、作业。

1、    见习字册。

2、    比一比,再组词。

悼(      呜(      斩(      旋(  

掉(      鸣(      崭(      族(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深刻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进一步领悟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3、    缅怀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在大海中永生》。

    同学们,1997年2月19日,敬爱的邓爷爷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离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现在,让我们以沉痛的心情,去重新回顾这位历史伟人骨灰撤向大海的情景。

同学们一边看书。一边听录音。

    二、理清脉络:复习三段的段意。下面我们具体研究一下第一段是怎样表达人们的心情的?

    三、指导读议。

    (一)第一段:

    1、自读第一段,说说在“飞机飞向大海”时,人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哪些语句最能体现出这种心情?(自读体会,读后共议)

    2、映示第一句。指名朗读,想一想:“低低地,缓缓地”表达人们什么样的心情。

3、    默读第一自然段,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最后一个篇章”(“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是邓爷爷的遗愿,所以骨灰撤放大海说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表达人们悲痛心情。

    4、请同学们怀着这既悲痛又依恋不舍的心情,用低低的,缓缓的语调有感情地练读这一段。

    5、各自读,指名读。

    (二)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课文又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从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来?(悲痛)

    ①理解“呜咽”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讨论为什么大海也在呜咽?

    生答后师总结:伟人离去,人们万分悲痛,所以听到寒风卷着浪花,哗哗作响,便会自然感到大海也在哭泣,真是江河动情,天地同悲。

    ②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注意句尾的省略号,请想想说说:涛声中你们好像听到大海在说些什么呢?

    ③自由练读,注意读出真情实感。指名读。

4、    映示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认真朗读,体会一下这一部分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赞颂)

    ①文中有四个带“也许”的句子,同学们反复地默读几遍,并联系最后一句话,想一想,这四个分句,能不能颠倒?

    请四位学生各读一句,教师随着板书:万里海疆  澳门、香港  宝岛台湾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②讨论为什么不能颠倒?

生答后师总结:这四个带“也许”的句子连同后面的省略号,称赞了邓爷爷的丰功伟绩(“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它们之间不能颠倒,因为从地域来看,范围一个比一个大;从意义来看,一个比一个深远。

③朗读指导:这一自然段句式整齐,读这四个带“也许”的分句,一句比一句感情充沛,表达出亿万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无限敬仰和热情歌颂。

    ④练读,指名读。听录音后,再练,再指名读。

    ⑤分四组各依次读前四个分句,第二句齐读。

    ⑥指导背诵。在投影片上标出重点词语。练背,指名背。

    3、此情此景,绘成一幅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请同学们看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并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悲痛、颂扬)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提示学生注意感情的变化。(各自读,指名读)

    (三)第三段:

    1、同学们自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一段又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怀念)

    2、人们为什么对邓小平同志怀有这么深厚的感情?

    3、出示邓爷爷的话。

    ①练读,体会一下,哪些词语要读得重一些?(中国人民  深情地爱着  祖国和人民)

    ②说说为什么要把这些词语读重音?(突出和人民血肉相连)

    ②齐读邓爷爷的话。

    4、练读第三段,读出人们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

    四、朗读全文。练读,并指名配哀乐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全文。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指导用“不仅……也……”造句。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随朗读录音轻读课文。

2、    齐读课文。

二、     指导背诵课文。

1、    提示思路:

飞向大海  撒向大海  告别大海

2、    学生试背。

3、    小组背诵。

4、    指名背诵。

三、     指导造句。

1、    映示例句: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

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指名朗读。

   说说能不能把“属于中国”和“属于全世界”交换。

   齐读。

2、    提供例句:

他不仅歌唱得好,舞跳得也十分出色。

他不仅字写得歪歪斜斜,记分格也画不端正。

3、    学生小小组合作口头造句。

四、     作业。

1、    背诵课文。

      2、造句:不仅……也……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