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知识: 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汉字的几种构字方法。
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聪明”、“恍然大悟”造句。
情意: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汉字的几种构字方法,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找出一些字的构字方法。
教学策略:指导学生从内容上抓住“象形”、“会意”“形声”三种结构方法,引导学生读书圈画、讨论交流、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卡
第一课时 月 日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达成目标 |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汉字是记录我们韩民族语言的文字,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 2、齐读课题。 |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齐读课题 |
激发兴趣。 |
二、初读指导。 |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把课文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些爷爷说的话,哪些是我说的话。 2、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 3、思考:爷爷说了哪几个汉字?这些汉字都是怎么造出来的? |
自由轻声按要求读课文。 读准音读顺句子,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交流学会的词语。 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 朗读比赛 ; 思考讨论交流。 |
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三、学习生字。 |
1、读生字,认清字形、笔顺。指导学生写好“凳、爆”等字。 2、检查其他生字掌握情况。 3、抄写词语。 |
按要求描红,仿影、临写。认真完成书写练习。 |
注意卷面整洁, 把生字写得整齐、漂亮。 |
第二课时 月 日
整体感知 |
1、指名读课文,说说爷爷说了哪几个汉字。说了汉字的几种造字方法? |
朗读、思考。 讨论交流。 |
整体感知课文。 |
学习第1-3自然段。 |
1、小组朗读讨论理解爷爷说的话。 (1)、指读第一句。 这句话中最早的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2)、读第二句。 你看,这像不像一棵小树呀? 这句话应当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3)、指读第三句。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为什么给我起林木这个名字? 长辈给晚辈起名大多包含着美好的愿望。 “一个字竟是一幅画”这是象形字的特点,是几千年来的文字演变,使这些像画的字逐步变得不那么像画了。 2、补充介绍:山、石=田、土、日、月、水、火。 3、指导朗读。 |
读读,想想; 讨论交流。 指导朗读,体会最早的意思。 理解 参天 提问,朗读。 |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悟课文。领会想系象形文字 。 |
二、引读第4-9自然段。 |
1、自由朗读,读书圈画、讨论交流,理解会意字和形声字的造字方法。 2、指导朗读。 3、出示:战、王、笔、燕、醒、灶、看、雀、鸣、清。说说属于哪一类? |
学生读,思考; 朗读, 理解重点词语; 指名读,评议,齐读。 讨论理解; 练习分角色朗读。 |
领悟会意字和形声字的造字方法。 |
三、指导学习第10自然段 |
1、理解赞叹 可以换为什么词?为什么不用称赞? 2、指导朗读。 |
四人小组读书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讨论; 学生朗读,认真听,作评价。 |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
二、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
1、总结课文。 2、指导本课作业:指导用词语造句等。 |
朗读,读出感情。 做作业。 |
完成作业 巩固练习 |
教学反思 |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顺其童心,投其所好,”把知识发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境之中,从而引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催生出强烈的探究愿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求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探究性问题的情境,激发儿童创新动机。 |
板书设计:
10 听爷爷说汉字
木 字形像一幅画
休 字形表示字义
一部分表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