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丑小鸭
        ★★★★
【字体:
丑小鸭
作者:杭州市文…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思考: P
1.新课程的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不同个性的学生对于同样的一篇童话故事《丑小鸭》,也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的反应。但是这种反应,不是机械地空谈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一次次不同层次的朗读去逐渐丰富自己的感受!通过读去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读去体味蕴涵其中的复杂人情,通过读来宣泄心中独特的感受!《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蕴涵着深深的哲理,对于美,对于丑,孩子们有着自己的理解,而在对美与丑的感受中,孩子们心灵深处最可贵的同情心、爱心等其他情感如何得以提升?惟有朗读,用赋有个性的朗读去提升! os*
所以,在我设计的教学中,我力求使学生一次次在读中尽情地与“丑小鸭”同悲哀,同欢跃,也一次次为学生创设了各种朗读的机会,使每一个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在朗读中表达对丑小鸭的同情与喜爱。 -F\p!*
2.新课程的阅读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尽管只是一篇童话故事,但是里面的每一个角色折射着现实生活的影子。可怜的丑小鸭、欺侮、嘲笑丑小鸭的哥哥姐姐和小伙伴,不公平的鸭妈妈……我们的孩子们其实也或多或少地有着故事中角色的个性,那么怎样体现阅读课健康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自己去体味故事中人物的心理,从而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去创造文本、补充文本,这就成为了我设计中另一个去重视的问题! D;'w;
©人教论坛 --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人教论坛  J4J
教学设计突破: CQhjd
1.课前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的能力,第一课时把一些重要汉字的读音和词语的理解融入朗读中交流。 dX@)
2.改变原来一段一段按顺序教学的模式,大胆截取故事的开头与结尾,强化故事主题美与丑的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 i
3.改变单一的“问答”,大胆创设多种口语交际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生活化的本色语言锻炼机会。 1
©人教论坛 --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人教论坛  Zas
教学目标: -|
1.能够带着自己独特的情感朗读三个片段:丑小鸭的模样、丑小鸭的遭遇、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模样。(重点) U8GpRr
2.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不断地去感受美与丑,并积蓄同情、打抱不平、友好等健康的情感。(难点) -B
©人教论坛 --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人教论坛  $)[-
教学过程:(简案,根据学生课中反应及时调整个别教学设计。) Jl
一、情境入课,自主质疑。(略) I<oF#}
©人教论坛 --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人教论坛  r;5
二、品读“丑小鸭丑模样”的相关句子。 \
1.由学生的质疑生成重要问题:为什么叫它丑小鸭? ~-d4S
2.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朗读,划下相关句子。 d
3.学生交流朗读“丑小鸭丑模样”的相关句子,互相正音。 x{
4.学生再次朗读并积极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 NT;
5.提升朗读,读出自己对丑小鸭的独特情感。 >v;nC7
©人教论坛 --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人教论坛  Eo4(
三、品读“丑小鸭在家里受到的遭遇”的相关句子。 ):y2b
1.由学生前面的朗读引入“丑小鸭在家里受到的遭遇”,学生自主朗读后交流。 $*K:?q
2.口语交际:丑小鸭的遭遇 ^
学生自由组合或四人小组组合,由课文中丑小鸭在家里所遭受的遭遇提出讨 h%
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悟。 @
3.学生自由组合研究读好相关句子,互相评价。 bXKg
4.提升感悟,读出自己对丑小鸭或其他角色的独特情感。 @
5.采访活动:假如丑小鸭生活在我们的班级里,你会怎么对待它? })@
©人教论坛 --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人教论坛  r
四、品读“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模样”的相关句子。 sB$:.u
1.由学生前面的采访引入丑小鸭的出走。(创设情境,提升感悟) %YvhM2
2.巧妙创编文本:“丑小鸭给鸭妈妈的信”引入本段教学。 x}6R|`
3.学生仔细聆听信的内容后充分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 6.J<Gv
4.由学生交流的信息引入品读“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模样”的相关句子。 \#:I1
(1)找到相关句子。 zQ
(2)明确要求读句,读出美感。(教师适时提出个性评价) y
(3)课件辅助提升朗读感悟。(强调积累好句) lBS
©人教论坛 --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人教论坛  W2$
五、对比感悟,提笔抒写。 Jf
1.学生体验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的心情,自主选择给哥哥姐姐或者小伙伴写一封短信。 nz-3R
2.交流书信,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 's
3.学生自主质疑,再提出新的问题。 D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