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大海》“语文天地”教学活动设计
          ★★★★
【字体:
《大海》“语文天地”教学活动设计
作者:长沙市开…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本课由教育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组织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本课是一年级语文课,但也涉及有关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一年级小学生在这之前通过电影电视或亲自体验等途径,对大海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并在前10个单元的学习中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如拼读法、听读法等,具备了初步的独立、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识字和朗读提出了如下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儿歌、童谣,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据此我们提出了如下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拓展有关大海的知识,感受大海的美丽、辽阔、富饶;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在教学中不限量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学习中让学生们合作交流、自主查阅资料,使学生掌握一些获取信息的方法。
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勇于表达的学习态度。
在新的语文课程中,教师的职能将发生重大转变。教师将不再以传播知识为主,而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学习以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们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自主学习。采取个体自学、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同时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及时评价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进行自评和互评。此次教学尝试采用交互式教学的方法,即学生既可从计算机上获取教师发送的信息,也可从计算机上自己主动地、有选择性地获取信息,意在探讨信息技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四、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和考虑:
新的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海”这一单元的语文天地内容,正适合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学习。但考虑到本课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受识字量及年龄的限制,自己上网查询资料存在困难。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利用电脑室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制作学习包让学生自由点击,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电脑室的广播教学实现对学生学习进程的调控,让电脑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评价   
1.朗读小诗
(教师操作电脑) ●激情引入
●出示声音文件:
●出示大海图像
●出示诗歌文本:
你想自己读一读吗?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做?
●指导朗读:
听听这位小朋友是怎样读的?好在哪儿?我们应该怎样读?
●交流朗读情况
●学生自由表演 
仔细听
仔细看
并在小组中交流。 5分钟 1.学生有极大的学习兴趣。
2.能积极描述记忆中的大海。
3.有朗读的欲望。并能在朗读中自主识字。
4.能在朗读中体现自己的感受。   
2.开放性活动:自主学习“大海深处有什么?”(学生自由操作电脑) ●激发兴趣:
你知道大海深处有些什么吗?
你想自己去看看海底的世界吗?
●提出要求:
比一比谁认的图片多,识字也多?
谁可以很快点出老师读的词语?
●游戏性检测:
连线题和移动题(学生自己操作电脑) 学生首先介绍已知 的 经 验。
学生自由地在课件上点击,识字和认识海底生物。
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点击词语。
学生独立完成连线题和移动题。 15分钟 1.有探求的渴望。
2.会自己操作电脑上的课件,点击喜欢的图片,并在此过程中不限量地识字和增加对大海的感性认识,激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3.听故事《海水为什么这么咸》?(教师操作电脑)
4.向大海提问。
5.向智慧爷爷请教。点击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找到答案。(学生自由操作电脑。)
●提问:故事里有几个人?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样了?
●激发提问的欲望:海底真的有这样一台石磨吗?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你还想向大海提些什么问题?
●你还想知道有关大海的知识吗?老师为大家请来了智慧爷爷,大家去向他请教吧!
●你又知道了什么?可以告诉大家吗?
总结学习情况,并提出希望。 听故事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有找到答案的愿望。
打开思路,发挥好奇心和求知欲,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
自由点击课件,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查询并记住答案。
踊跃向他人介绍自己获取的信息。 3分钟
4分钟
8分钟
5分钟 1.能听清楚故事中的任务和事件,并可以简要复述。
2.敢于大胆提问,有求知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3.能自主探究感兴趣的问题,找到答案后,可以与人交流。 
六、相关资源:1.教学地点:机房
2.本课教学对教师的基本技术要求:教师应能够熟练使用深蓝易思多媒体教学系统。
3.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鼠标,可任意点击和拖动,会敲击键盘的空格键和回车键。
4.硬件:教师用计算机一台。学生用计算机若干台(根据人数而定)。
5.软件:本课教学使用专门制作的课件。课件内容:文件一、声音文件(海浪声、海鸥的叫声等);文件二、视频文件(一段大海的录象);文件三、文本文件(诗歌《大海》);文件四、自主学习页:生字、读音、图片;文件五、练习交流页:连线题、选择题;文件六、声音文件《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文件七、自主学习页(各种问题及答案)。 学生学习包内容:第一部分同课件中文件四,学生可自由操作,点击感兴趣的词语学习生字,认识图片。第二部分同课件中文件五,学生自由操作,电脑及时评价。第三部分同课件中文件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点击。[资料来源:K-12教学资源库。参考书目《海洋-1001个问答》(美)杜巴赫 泰伯。]
6.人力资源:本课教学一位教师可完成。
七、评价:对学生在本堂课的学习情况的评价,我们应从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主要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和识字情况,评价朗读情况要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及时进行并给予指导;评价学生的识字情况可在老师指挥点击和游戏性检测中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主要看学生学习的参与状况、主动性与合作性;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可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看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投入状况。
八、总结:我们已经按本设计进行了试教,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在本课学习中,自主学习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效果显著。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善于提问、勇于表达的学习态度。我们感到采用交互式教学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我们从学生的眼中,看到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从学生的操作中,发现了他们学习的潜力;从学生的回答中,感受到了他们纯洁美好的童心。如:学生在向大海提问时,有这样一些精彩的问题:“大海大海,你今年几岁了?” “大海大海,你为什么这么蓝?” “大海大海,你的海水为什么这么多?” “大海大海,小岛长在你的身上,你痛不痛?” “大海大海,岩浆在你的深处,你热不热?” “大海大海,人们把垃圾扔在你的身上,你难受吗?” “大海大海,你的深处有些什么?” “大海大海,你的水这么咸,为什么植物还可以在你的深处生长?”等等。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教师使用深蓝易思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实现

[1]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