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二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捞月亮
        ★★★★
【字体:
捞月亮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动脑筋,就盲目跟着做,容易做出傻事来。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拼音读课文。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捞月亮》。

2.同学们一定觉得这个课题很有意思,说说你们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

1)月亮明明在天上,为什么去捞月亮呢?

2)怎么捞月亮呢?

3)到底捞到没有?

(二)下面咱们带着这些问题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同学互相读,看谁不出错。

3.指名读课文。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通过阅读可能答出如下内容:

1)小猴子看见井里有个月亮就喊月亮到井里了。

2)大猴子听见了跟着喊起来,老猴子听见了,也跟着喊起来。附近的猴子听见了,都跑来看,也跟着叫起来。

3)它们倒挂着一个接一个,小猴子在最下边,到井里捞月亮!

4)小猴子手刚到水,月亮就不见了。

5)老猴子一抬头,发现月亮好好地挂在天上呢!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动脑筋。就盲目跟着做,容易做出傻事来。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使学生理解“糟了、倒挂”等词语的意思。

(二)通过阅读,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14自然段。

1.请你读读14自然段,想一想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

学生通过阅读回答:小猴子看见井里有个月亮就叫起来:“糟啦,糟啦!月亮掉进井里啦!”大猴子听见了跟着叫起来,老猴子听见了也跟着叫起来,附近的猴子听见了都跟着叫起来。它们围在井边想把月亮捞上来。

2.想一想“糟啦”是什么意思?

如:就是不好啦,不好啦的意思。

3.小猴子很天真,它真的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因此着急地喊起来。

谁能有语气地读一读小猴子的叫喊。

4.读课文,想一想大猴子、老猴子、附近的猴子的叫喊和小猴子有什么不一样?

如:它们没弄清月亮是不是真的掉在井里了,而且听见别的猴子喊自己也跟着喊。

5.分角色读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5大自然段。

1.请你自己读读第56自然段,思考猴子是怎样捞月亮的。

2.请你看图说说猴子是怎么捞月亮的?学生看图复述这两段的内容。

3.什么叫“倒挂着”?

学生通过看图能够理解“倒挂着”就是指脚在上边挂着整个身子,头朝下的样子。

4.读一读这两段。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猴子捞到月亮了吗?为什么?请你边读书边思考。

学生阅读后回答:猴子没有捞到月亮因为月亮好好地挂在天上呢!井里的“月亮”是月亮的倒影。

2.有语气地读读这一段。

(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如:遇到事情不要不动脑筋,不仔细思考就跟着做,那样会干傻事。

【板书设计】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